【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迎接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80週年,高雄市電影館特別策劃「歷史裂縫中的台灣與世界—終戰80紀念」系列放映活動,將於8月15日至17日連續三天上映《稻草人》(台語版)、《由島至島》、《聽海湧》與《野番茄》四部聚焦戰爭創傷與台灣記憶的作品,帶領觀眾回望歷史縫隙,凝視戰爭餘波下的個體、社會與國族。
這場放映企劃透過影像勾勒出一張跨越地理與時代的記憶地圖,從庶民荒謬、島嶼遷徙、族群身分錯位,到白色恐怖與政治鎮壓的記憶,深刻映照台灣戰後社會的轉變與傷痕。其中,王童導演作品《稻草人》為其「台灣近代史三部曲」首部,以台語呈現殖民末期農村生活,透過兩位佃農兄弟的視角,訴說日軍徵用土地與軍需資源帶來的荒謬現實,將戰爭的沈重化作黑色幽默,映照底層百姓在壓迫下的堅韌與無奈。
馬來西亞導演廖克發則以紀錄片《由島至島》與《野番茄》進行歷史田野追尋,前者以跨國視野連結台灣、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地的戰爭記憶,透過訪談台籍日本兵與戰地家屬,層層揭開殖民與軍事統治下的人性困境,不落入受害與加害的簡化對立,而是探問人在極端處境下的道德選擇與人性掙扎。
《野番茄》則從高雄這座曾經的軍事重鎮出發,重返日治軍事遺址與二二八事件後的歷史陰影,挖掘台籍士兵與遺族的個體記憶。片名源自一名受訪者童年回憶——她童年祭拜亡父時誤將野番茄當糖果,象徵歷史創傷在日常中悄然生長,也透露一股從沈默與創痛中掙扎綻放的微光。
而台灣首部聚焦「台籍戰俘監視員」的劇集《聽海湧》,則從北婆羅洲戰俘營講起,還原三位台籍士兵在殖民體制與國際戰局中迷失的身影。導演孫介珩與剪輯師高鳴晟將親臨映後交流,分享創作歷程。劇情細膩刻畫國族忠誠、身分認同與求生之道的矛盾糾葛,引發對戰爭責任與歷史書寫的深度思索。
此次系列放映除影片本身具高度歷史與藝術價值,也邀請觀眾參與映後座談,與導演近距離交流。廖克發將於《由島至島》場次中線上對談,透過導演視角深談影像與記憶的交會。活動免費開放高雄市電影館GOLD+會員於8月12日起透過ACCUPASS索票,名額有限。
戰爭雖終,傷痕猶在。高雄市電影館透過影像紀錄歷史,讓戰爭不再只是課本上的名詞,而是深植我們文化與日常的共同記憶。誠摯邀請市民走進電影院,一起聆聽那些從縫隙中湧出的歷史之聲。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雄市電影館 #終戰80 #稻草人 #由島至島 #野番茄 #聽海湧 #歷史記憶 #戰爭與和平 #影像反思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稻草人__劇照

▲稻草人_劇照

▲野番茄_劇照

▲野番茄_劇照

▲由島至島_劇照

▲聽海湧__劇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