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加劇與淨零轉型浪潮,國立中山大學今(14)日正式揭牌成立「永續辦公室」,以科學治理、跨域整合與在地連結為核心,全面推動校園永續行動。這座新的永續中樞象徵校務治理邁向更成熟的階段,也宣告中山大學將以大學的知識力量回應世界所面臨的環境挑戰。
校長李志鵬表示,永續已非口號,而是全球迫在眉睫的共同課題。今年台灣11月仍遭遇罕見颱風,正反映氣候異常已成新常態,大自然以劇烈訊號提醒人類必須正視環境變遷。他指出,中山大學十多年來以ESG三大面向紮根永續,包括節能、綠建築、多元獎助學金、USR實踐、制度創新等,累積成果榮獲「國家永續發展獎」,展現大學深具社會影響力的永續行動力。
中山大學今年六月校務會議正式通過成立「永續發展辦公室」,今日揭牌後象徵校務治理邁向以永續為核心的新架構。永續長郭志文表示,中山早在2018年便成立「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統籌USR工作,2021年再整合為「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使USR成為一級單位,同時鏈結校外與校友能量。此次永續辦公室成立,正是延續過往基礎、邁向更全面治理的關鍵一步。
永續辦公室並同步公布全新永續LOGO,以紅、黃、藍、綠象徵永續治理的不同層面:紅色代表研究與產業的創新能量,黃色象徵社會實踐的關懷溫度,藍色呼應中山大學臨海的地理特質,展現守護海洋的承諾,綠色則象徵自然生態的純淨。辦公室將以永續報告書為基礎,盤點校內環境、社會與學術成果,整合重大議題並建置成效平台,作為永續發展委員會制定年度策略的重要依據。
在推廣上,中山大學將以鼓勵制度、課程設計、校級活動及跨界合作讓永續理念滲入日常,使永續不只是政策語彙,而是師生與社會夥伴共同實踐的生活方式。長期上,永續藍圖將對應國家2050淨零目標,從環境、產業、生活與社會四大面向展開,結合南臺灣需求,以研究與科技為核心驅動產業永續轉型,朝向2048年校園碳中和願景前進。
今日活動亦邀請臺師大教授張子超分享全球永續脈動與國際大學永續評比系統 STARS 的趨勢。他指出,永續不僅是大學追求卓越的指標,更是大學對社會與環境的責任,強調須以整體治理視角來深化教育影響力。
中山大學永續辦公室的成立,不僅是行政架構調整,更象徵大學將以科研、教育與社會責任三力並進,迎向氣候變遷與永續轉型的未來挑戰,打造一座面向地球、面向未來的高等教育典範。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中山大學 #永續辦公室 #淨零轉型 #氣候行動 #USR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