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創傳媒
2025年 / 8 月 23日 / 星期六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E創傳媒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首頁 金融財經

巴斯夫(BASF)與AM Green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探討印度低碳化學品市場的機遇及每年100,000噸綠氨的採購事宜

2024-10-29
發布在 金融財經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印度海德拉巴和德國路德維希港2024年10月29日 /美通社/ — 巴斯夫(BASF)與AM Green B.V.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共同評估和開發在印度以可再生能源專門生產的低碳化學品及其相關價值鏈的商機。

From left: Gautam Reddy K, CEO, AM Green Ammonia; Mahesh Kolli, Group President, AM Green; Dr. Markus Kamieth,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Executive Directors of BASF SE and Alexander Gerding, Managing Director, BASF India and Head, BASF Group Companies India.

巴斯夫(BASF SE) 執行董事會主席Dr. Markus Kamieth與AM Green集團總裁Mahesh Kolli在2024年德國商業亞太會議(Asia-Pacific Conference of German Business 2024)的背景下於印度新德里簽署了該協議。

根據這份諒解備忘錄,巴斯夫(BASF)和AM Green計劃在印度進行低碳化學品生產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對潛在技術的共同評估。此次合作還包括一份不具約束力的意向書,涉及每年採購100,000噸專門使用可再生能源(包括來自AM Green在印度不同地點的抽水蓄能項目的能源)生產的氨。

這種氨將符合歐盟可再生非生物來源燃料(RFNBO)的標準,該標準在可再生能源指令(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簡稱「RED III」)中有所定義。AM Green的一些設施已通過CertifHy™自願認證計劃預先獲得RFNBO合規性認證。AM Green其他設施的預認證工作目前正在進行中。

「我們致力於服務行業的可持續轉型。巴斯夫(BASF SE)執行董事會主席Dr. Markus Kamieth表示:「我們深信印度是與我們的合作夥伴AM Green共同探索低碳化學品生產的最佳地點。」

AM Green集團總裁Mahesh Kolli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與像巴斯夫(BASF)這樣的全球化學領域龍頭企業合作,推動行業的綠色轉型。AM Green在綠色分子下游價值鏈中深化能力的願景是與巴斯夫(BASF)合作的核心。AM Green與巴斯夫的合作旨在透過提供關鍵的綠色分子原料,生產巴斯夫(BASF)所服務市場中的化學品、材料和產品,以便滿足多個化學下游及相關消費行業。」

關於巴斯夫(BASF):

巴斯夫(BASF)為可持續的未來創造化學。我們將經濟成功與環境保護及社會責任相結合。巴斯夫集團(BASF Group)約有112,000名員工,在幾乎所有行業和幾乎每個國家/地區中為客戶的成功作出貢獻。我們的產品組合涵蓋六個領域:化學品、材料、工業解決方案、表面技術、營養與護理、農業解決方案。巴斯夫(BASF)在2023年的銷售額達到689億歐元。巴斯夫(BASF)的股票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BAS),並以美國存托憑證(BASFY)的形式在美國交易。詳情請瀏覽www.basf.com

關於AM Green:

AM Green由海德拉巴(Hyderabad)的Greenko Group創辦人Anil Chalamalasetty和Mahesh Kolli成立,是印度領先的能源轉型解決方案供應商。AM Green在印度多個地點生產綠色氨氣,助力其在2030年前實現每年500萬噸(5 MTPA)綠色氨氣產能的目標,同時邁向在印度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市場實現淨零產能的願景。這一產量將相當於約100萬噸(1 MTPA)的綠色氫氣,約佔印度根據國家綠色氫氣任務所設定的綠色氫氣生產目標的五分之一,以及歐洲綠色氫氣進口目標的10%。AM Green 正在開發綠色分子(綠色氫氧化鈉、電子甲醇、烯烴、生物燃料)的生產能力,為難以滅排的行業實現脫碳。詳情請瀏覽www.amgreen.com

聯絡方式:

Lukas Hanreich,
環球傳訊部,
BASF Monomers Division,
電話:+32 23732160
[email protected]

BASF SE
67056德國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
www.basf.com
[email protected]

Suheil Imtiaz
公共事務和策略傳訊部
AM Green
手機號碼:+91 94401 59289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前一篇文章

十二家新國際公司加入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FII Institute)策略夥伴名單:策略夥伴支持其使命,透過投資促進人類的積極影響

下一篇文章

2023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氣溫上升威脅加劇

相關的文章

地方社會

漾新聞|紙風車魔幻夜 美濃國小歡樂沸騰

2025-08-22
柏文健康事業觀慶20週年 台灣拳后林郁婷現身分享《夢想比痛還重》
運動體育

柏文健康事業觀慶20週年 台灣拳后林郁婷現身分享《夢想比痛還重》

2025-08-22
2025 東協法律論壇標誌為區域法律改革與合作的里程碑
金融財經

2025 東協法律論壇標誌為區域法律改革與合作的里程碑

2025-08-22
下一篇文章
2023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氣溫上升威脅加劇

2023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氣溫上升威脅加劇

最新新聞

漾新聞|紙風車魔幻夜 美濃國小歡樂沸騰

2025-08-22
柏文健康事業觀慶20週年 台灣拳后林郁婷現身分享《夢想比痛還重》

柏文健康事業觀慶20週年 台灣拳后林郁婷現身分享《夢想比痛還重》

2025-08-22
2025 東協法律論壇標誌為區域法律改革與合作的里程碑

2025 東協法律論壇標誌為區域法律改革與合作的里程碑

2025-08-22
114年宗教團體表揚大會 屏東縣南海寺獲獎

114年宗教團體表揚大會 屏東縣南海寺獲獎

2025-08-22
鬼月限定-太空館舉辦「夏至·日訪吃菜鬼、吸果鬼特展」邀請所有勇敢的大小朋友一起來探險

鬼月限定-太空館舉辦「夏至·日訪吃菜鬼、吸果鬼特展」邀請所有勇敢的大小朋友一起來探險

2025-08-22

你可能也想看

北港朝天宮孝心獎 南投24位孝順學童獲獎

北港朝天宮孝心獎 南投24位孝順學童獲獎

2025-08-19

「偶說人生故事–湯劇團夢之三重奏」 8/23壢小故事森林溫暖登場

「偶說人生故事–湯劇團夢之三重奏」 8/23壢小故事森林溫暖登場

2025-08-20

絢麗光雕與煙火交織 關警全程守護熱氣球晚會!

絢麗光雕與煙火交織 關警全程守護熱氣球晚會!

2025-08-21

週五艷陽高照!大台北飆36度 山區留意午後雷陣雨

週五艷陽高照!大台北飆36度 山區留意午後雷陣雨

2025-08-22

E創傳媒

探索生活點滴,尋找啟發靈感!E創傳媒是您的生活媒體網站,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主題,包括旅行、美食、文化和時尚。進入我們的網站,探索最新的生活趨勢,豐富您的日常生活!

熱門新聞

  • 漾新聞|紙風車魔幻夜 美濃國小歡樂沸騰
  • 柏文健康事業觀慶20週年 台灣拳后林郁婷現身分享《夢想比痛還重》
  • 2025 東協法律論壇標誌為區域法律改革與合作的里程碑
  • 114年宗教團體表揚大會 屏東縣南海寺獲獎
  • 鬼月限定-太空館舉辦「夏至·日訪吃菜鬼、吸果鬼特展」邀請所有勇敢的大小朋友一起來探險

熱搜關鍵字

/莊珮縈 2025財經趨勢論壇暨金融科技商業交流展 AI指引 EXPO,昨(20)日在曼谷國際貿易展覽中心BITEC盛大開幕,開幕典禮由泰國會議展覽局局長Duangdej NEXTRATE睿途 Yuaikwamde、泰國投資促進署秘書長Narit 三陽 五里埔路段 光陽 南部最大聲/  屏東 隨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 山葉 曾志豪 機車 編輯 暌違3年的泰國臺灣形象展Taiwan 行動夢想家基金會 財產申報作業誤失 那瑪夏 鄭司文 重大洩密 韓佳宏 高階幹部個資

Copyright © E創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Copyright © E創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