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創傳媒
2025年 / 8 月 20日 / 星期三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E創傳媒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首頁 地方社會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再+1!嘉義市長黃敏惠為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啟用揭牌

2024-12-11
發布在 地方社會, 生活消費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波新聞-辜士陞/嘉義

嘉義市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通過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認證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今(11)日於教育園區舉行揭牌典禮,嘉義市長黃敏惠、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環教認證中心主任周國鼎、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分署長吳明華、南華大學永續中心執行長蕭雅柏、嘉義市議會議長陳姿妏及多位市議員、里長、國中小校長及社區居民參與典禮,共同慶祝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成為嘉義市第三個獲得認證之環境教育場域,並與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在雲林縣的大埤抽水站結成姊妹園區。

 

 

黃敏惠市長表示,市府將永續思維融入施政,以新永續出發為施政主軸,以「經濟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環境要保護」三大核心策略,打造永續的嘉義市。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111年完工啟用時以「水環境教育園區」命名,展現場域取得環境部認證並成為推動環境教育與淨零永續基地之決心,如今園區踏出第一步,獲得環境部認證,明年開始,嘉義市國中國小也將全數到園區進行環教課程,社區居民也在南華大學的協助下,逐步接受環境生態課程培訓,期許園區逐步增強量能、繼續深耕環境教育。

 

 

黃敏惠市長也說明,面對極端氣候,嘉義市以多元水環境治理策略打造成具備調適韌性及低碳永續的健康城市,利用水資源回收中心及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多元分散處理城市污水,再將乾淨的放流水回收用於澆灌、洗掃道路,緩解旱季水情壓力;在市區廣設滯洪減洪設施,發揮蓄水調節功能,逐年改善積淹水問題。市府讓永續不只是想法,更落實成為做法,期待留給下一代一個有希望的嘉義市。

 

 

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環教認證中心主任周國鼎表示,黃敏惠市長帶領市府各局處積極推動環境教育,在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爭取認證的初審、複審等重要過程,皆由環保局長李佳禾親自簡報說明,展現市府推動環境教育的決心。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兼具環境教育、推動生態復育等功能,相信有好的環境能進一步帶動社區居民共同投入環境維護與教育相關工作。周國鼎主任也提到,嘉義市有許多環境教育的潛力點,例如知名的小吃火雞肉飯,不僅是嘉義在地特別的飲食文化,市府推廣的台農82號「幸福嘉義米」,具有良好的抗病蟲害及強桿耐倒伏特性,深具永續概念,相當值得推廣。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長李佳禾表示,園區能順利通過環境部認證,從規劃申請環境教育場域認證執行架構,乃至教案教材設計編修以及試教過程,要感謝3年來指導與協助的專家學者、大學機構及顧問公司,以及一齊努力共同成長的大溪社區夥伴。未來將繼續跨域合作,提供更多服務,也為園區爭取更多資源,例如自明年起讓嘉義市每所國中國小皆能到園區參加環教課程,與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在雲林縣的大埤抽水站結成姊妹園區,或借助南華大學協助訓練環教人員,持續提升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環境教育品質,擴大環境教育量能,成為環境教育發展的重鎮。

 

 

環保局說明,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為嘉義市政府爭取前瞻水環境建設補助經費建置而成,仿造自然界河川自淨機制,利用礫間曝氣處理共構設施及人工溼地雙階段工法,淨化大溪厝分線生活污水,有效改善水體水質,並成功翻轉當地水岸環境風光,再造濕地生態,使荒地重獲新生,此外落實資源循環再利用運用舊貨櫃搭建教室及廁所,因此獲得建築園冶獎、健康城市海報銀獎及第四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級等不少獎項肯定;此外園區設置兒童遊憩區與網球場、羽球場及籃球場等多元運動場所,為社區民眾提供多元休憩活動空間,實踐世代宜居理念。園區目前有「水水嘉義-認識環境中的水資源」與「悠遊大溪厝-米農篇」2套環境教育課程,讓學員藉由了解污水淨化過程,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落實省水減污,以及透過體驗下田插秧及收割與米食製作DIY,推廣綠色飲食。同時園區也不定期推出包月桃粽、彩繪及植物染主題活動,深受民眾喜愛。



圖:嘉義市長黃敏惠為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啟用揭牌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前一篇文章

寶島健康企業與敏惠醫專產學合作人才共育

下一篇文章

113年度嘉義市中小學e+1數位學習成果展 黃敏惠市長:展現科技融合教育新風貌

相關的文章

TEDCO 宣佈 Niccolo de Masi 將於 2025 Entrepreneur Expo 擔任上午主題演講人
金融財經

TEDCO 宣佈 Niccolo de Masi 將於 2025 Entrepreneur Expo 擔任上午主題演講人

2025-08-20
Rockwell Automation 的報告發現 CPG 產業優先考慮創新而非降低成本
金融財經

Rockwell Automation 的報告發現 CPG 產業優先考慮創新而非降低成本

2025-08-19
台北創業幫舉辦Taiwan Day in Osaka 首度打開關西新創與數位遊牧交流契機
金融財經

台北創業幫舉辦Taiwan Day in Osaka 首度打開關西新創與數位遊牧交流契機

2025-08-19
下一篇文章
113年度嘉義市中小學e+1數位學習成果展 黃敏惠市長:展現科技融合教育新風貌

113年度嘉義市中小學e+1數位學習成果展 黃敏惠市長:展現科技融合教育新風貌

最新新聞

TEDCO 宣佈 Niccolo de Masi 將於 2025 Entrepreneur Expo 擔任上午主題演講人

TEDCO 宣佈 Niccolo de Masi 將於 2025 Entrepreneur Expo 擔任上午主題演講人

2025-08-20
Rockwell Automation 的報告發現 CPG 產業優先考慮創新而非降低成本

Rockwell Automation 的報告發現 CPG 產業優先考慮創新而非降低成本

2025-08-19
台北創業幫舉辦Taiwan Day in Osaka 首度打開關西新創與數位遊牧交流契機

台北創業幫舉辦Taiwan Day in Osaka 首度打開關西新創與數位遊牧交流契機

2025-08-19
114學年度第一學期屏縣校長會議,齊聚擘劃教育藍圖  

114學年度第一學期屏縣校長會議,齊聚擘劃教育藍圖  

2025-08-19
接駛國光客運路線 屏東縣內客運服務不停歇

接駛國光客運路線 屏東縣內客運服務不停歇

2025-08-19

你可能也想看

DREAM HOME非詐騙!批售貨櫃為透明合法的貿易 絕非投資陷阱

DREAM HOME非詐騙!批售貨櫃為透明合法的貿易 絕非投資陷阱

2025-08-16

2025屏東青春祭登場 青少年共譜《青春。夢》 百組社團展現創意與活力

2025屏東青春祭登場 青少年共譜《青春。夢》 百組社團展現創意與活力

2025-08-15

《6DAYS》戲院見面會真情告白 DAY6公認「這首歌」最感人熱淚

《6DAYS》戲院見面會真情告白 DAY6公認「這首歌」最感人熱淚

2025-08-18

李先彬變驚悚女王驚呆男友李光洙 看《噪音殺機》嚇到狂灑爆米花

李先彬變驚悚女王驚呆男友李光洙 看《噪音殺機》嚇到狂灑爆米花

2025-08-14

E創傳媒

探索生活點滴,尋找啟發靈感!E創傳媒是您的生活媒體網站,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主題,包括旅行、美食、文化和時尚。進入我們的網站,探索最新的生活趨勢,豐富您的日常生活!

熱門新聞

  • TEDCO 宣佈 Niccolo de Masi 將於 2025 Entrepreneur Expo 擔任上午主題演講人
  • Rockwell Automation 的報告發現 CPG 產業優先考慮創新而非降低成本
  • 台北創業幫舉辦Taiwan Day in Osaka 首度打開關西新創與數位遊牧交流契機
  • 114學年度第一學期屏縣校長會議,齊聚擘劃教育藍圖  
  • 接駛國光客運路線 屏東縣內客運服務不停歇

熱搜關鍵字

/莊珮縈 2025財經趨勢論壇暨金融科技商業交流展 AI指引 EXPO,昨(20)日在曼谷國際貿易展覽中心BITEC盛大開幕,開幕典禮由泰國會議展覽局局長Duangdej NEXTRATE睿途 Yuaikwamde、泰國投資促進署秘書長Narit 三陽 五里埔路段 光陽 南部最大聲/  屏東 隨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 山葉 曾志豪 機車 編輯 暌違3年的泰國臺灣形象展Taiwan 行動夢想家基金會 財產申報作業誤失 那瑪夏 鄭司文 重大洩密 韓佳宏 高階幹部個資

Copyright © E創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Copyright © E創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