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咖啡業在大陸飲品市場份額正在飛速上升,近日發佈《中國咖啡產業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咖啡進口量15萬噸,增速超過20%,金額近60億元人民幣。近10年中國咖啡消耗量達35萬噸,環比增長167%。
報告顯示,中國咖啡消費市場經歷了從速溶咖啡主導到多元化消費場景的演變,如今現磨咖啡市場規模超過1200億元,快速成為消費主流,市場份額將從不足40%提升至超過80%。現磨咖啡除了在咖啡店,還出現在越來越多速食、茶飲、便利店等場景之中,咖啡自助機也加速投放市場。上海、廣州、北京、成都和深圳,是大陸咖啡門店數量最多的前五座城市。
隨著咖啡生產、加工企業增多,對於專業咖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提升。2014年,雲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開設大陸首個咖啡本科專業“咖啡科學與工程”,針對整個咖啡產業鏈條進行培養,為咖啡產業快速發展提供科技和人才保障。今年9月,這個專業招入了首批新生,來自大陸11個省市區。首個咖啡本科專業,到底要培養具備何種技能的人才呢?作者走進了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的雲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
據雲南農業大學普洱熱帶作物學院副院長李學俊介紹,今年“咖啡科學與工程”專業共招錄100人,其中在雲南省招錄80人,省外招錄20人,主要以理工科考生為主,專業課程包括咖啡工廠設計與環境保護、咖啡營養與健康、世界咖啡貿易學等,以培養具有咖啡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的研發及工程設計能力的人才為目標,與雀巢、星巴克等品牌單位共建實習基地,學制4年,學位授予門類為工學學士,學院位於雲南普洱市,這裏是普洱茶的故鄉,也是成熟、優質的咖啡種植地,為咖啡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沃土”。
李學俊說,“一棵咖啡樹怎麼種植出來?怎麼樣進行管理,然後粗加工,最後獲得一杯高品質的咖啡,這些都會貫穿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咖啡科學與工程”專業不僅有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基礎課程,以及咖啡化學、咖啡加工學、咖啡烘焙與品評學等專業核心課程,還有工程訓練、技能訓練等專業綜合實踐課程。新增專業一頭連著產業,一頭連著就業,彌補了當前咖啡專業人才緊缺的現狀。
咖啡專業新生陳思源說,自己的咖啡情緣始於對這份獨特飲品的濃厚興趣。她告訴作者,在大學填報意願的關鍵時刻,意外發現了這個新開的專業。這個結合了她的興趣與未來職業規劃的專業,瞬間成為她心中的首選。於是,她毫不猶豫地將它作為第一志願,並成功被錄取。
“我們雖然是第一批,但我們會努力打好專業基礎,為咖啡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陳思源計畫考取咖啡品鑒師等相關證書,並積極參與各類實踐活動,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https://i0.wp.com/img.ikh.tw/fion/t_fion_e53xd4ia64ei_1.jpg?ssl=1)
目前,大陸咖啡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1.1%,其中約98%的產量產自雲南省。雲南的氣候與咖啡豆原產地埃塞俄比亞類似。如何種好咖啡?產業鏈如何融合發展?咖啡產業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如何提升?……雲南咖啡產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一定程度上成了大陸咖啡產業的解題“說明書”,“咖啡學子”可以在雲南咖啡產業的實際發展過程中,學會體驗、讀懂、實踐這一張張“說明書”。
近年來,伴隨咖啡市場的高速發展,咖啡行業的人才需求也逐漸發生變化。咖啡師往往佔據咖啡門店日常經營中的關鍵一環,產品、體驗、服務、甚至品牌內核的傳播,最終的落腳點都在咖啡師身上,對於咖啡師的個人素養有著較高要求,甚至不少咖啡店的老闆都是咖啡師出身。雲南作為中國最大的咖啡產區,咖啡生產、加工企業增多,對於專業咖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提升。“新興專業既是行業發展的需求,也是學科發展的需求。”雲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院長楊學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們需要咖啡全產業鏈的人才,‘咖啡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的不單單只是某一個方向,是針對整個產業鏈條進行培養,學生的就業前景很好。”
雲南的一家咖啡主理人朱澤宇說,“5年前為了學習咖啡的專業知識跑到國外上課,過程很艱辛。”過去,咖啡從業者多依賴國外咖啡培訓以及國際賽事鍍金,攻讀咖啡專業代表著教育背景與行業的匹配性,咖啡從業者未來也將迎來完整的晉升通道。“雲南咖啡專業的設立,與這兩年咖啡在國內快速發展有密切關係,咖啡人才體系日益完善,是行業走向成熟的必然結果。
圖片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