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台北
為提升南崁溪流域水質,由環境部補助桃園市政府,與台灣美光攜手於今(24)日舉行「東門溪水質淨化現地處理設施興建工程」動土典禮,台灣美光將企業願景緊密結合ESG永續行動,捐助部分設施興設與後續維運,參與復育水環境,為公私協力合作典範。工程每日處理水量1.5萬噸,並透過先進接觸曝氣法,以生物處理方式實現90%污染去除率,設施地下化、地面多元利用,闢建青青草園綠地,提供民眾遊憩。
南崁溪為桃園市的重要河川,近年因人口增加及極端氣候影響,水質面臨嚴峻挑戰。然而,透過中央與桃園市政府的共同努力,整治工作已見成效,全流域RPI平均值從91年的6.1(嚴重污染)降至113年的4.8(中度污染)。關鍵水質測站大埔橋、大檜溪橋及田寮橋,113年皆已脫離嚴重污染。
環境部將南崁溪列為重點整治流域,至113年底累計已投入4億元,補助建置6處現地水質處理設施,併同流域內3處污水下水道系統加速接管,截至113年累計接管戶數已達18.6萬戶,接管率提升全國最多。此外,針對流域內約400餘家事業單位,特別是占比達2成的印刷電路板製造業,自107年起實施總量管制,重金屬銅污染狀況逐年改善,113年水質合格率更達100%。
東門溪為南崁溪的重要支流,沿線人口密集、事業單位集中,導致氨氮水質濃度長期偏高,環境部補助朝陽水語教育園區現地處理設施,自107年啟用,水質已逐漸改善,惟為求水質穩定提升,這次在小檜溪重劃區北側補助設置本工程,採生態工法處理廢(污)水,完工啟用將使流域內現地處理設施總處理水量突破5萬噸。未來,環境部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密切合作,落實流域管理策略,確保南崁溪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同時,透過更精準的重點治理、綠色永續治理、以及數位循證治理,除了讓水環境水質更清澈,也讓水資源更具韌性,共同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健康及永續的生活環境。
圖/環境部長彭啟明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