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世界衛生組織及多個聯合國機構在4月7日世界衛生日共同發布最新報告指出,自2000年以來,隨着基本醫療服務覆蓋率的提升,全球孕產婦死亡率下降了40%。然而,自2016年起,這一下降趨勢明顯放緩,引發關注。
這份名為《孕產婦死亡率趨勢》的報告顯示,2023年約有26萬名女性死於妊娠或分娩相關併發症,平均每兩分鐘就有一人因此喪生。儘管當今醫療已具備預防與治療大多數致命併發症的能力,許多地區的女性仍面臨懷孕高風險。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強調,這一結果反映出當前全球在孕產婦健康保障方面仍存在重大不平等。他指出,許多女性無法獲得安全的懷孕和分娩照護,是全球健康體系需要立即面對的問題。
報告特別指出,地區差異依然明顯。以撒哈拉以南非洲為例,儘管近年來孕產婦死亡率已有顯著改善,但由於該地區長期受到貧困與衝突影響,2023年其孕產婦死亡人數仍佔全球總數的七成。
報告同時警告,隨着國際援助縮減,全球孕產婦健康正面臨嚴峻挑戰。若不立即採取行動,特別是在原本就有高死亡率的人道危機地區,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為此,報告呼籲各國政府與國際社會不僅要強化妊娠、分娩及產後的醫療服務,同時也需提升女性整體健康水準,特別是針對貧血、瘧疾與其他非傳染性疾病等高風險因子的防治。
圖:世界衛生組織第8任秘書長譚德塞,維基百科。由 ITU Pictures from Geneva, Switzerland – https://www.flickr.com/photos/itupictures/41223188035/, CC BY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8986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