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陳金聲/嘉義義竹
嘉義縣的偏鄉之一,義竹鄉南興國小更新後的校園網站,首頁貼上了一張畫面令人驚艷的照片,這張照片,無言的訴盡了偏鄉校園的寂寥與校方對學子遠大的期許。
這張照片的畫面,就是校方找來南興國小母校及東華分校的十六位應屆畢業生,在蔚藍的天空下,坐在校園運動場邊,面向著青翠的草坪,舉起右手指向天際。
照片裡的學生,都是背向鏡頭,只有少數側著臉分辨得出誰是誰,但這些學生相處六年,看背面就知道那位是自己及其他誰是誰。他們更清楚老師們以這張照片做為校園網站首頁的用心。
一般校園網站的首頁,多數以校門口為景,南興國小選用這張這首頁照,確實收到很大的震撼效果,難怪登入者一眼就驚艷。
這張照片是去年 (2024年)5 月10日由該校的資深教師邱耀德所拍攝,邱老師記得當天是為了要舉辦慶祝母親節晚會,校方特別召集南興國小母校十一位及東華分校五位合計十六位的應屆畢業生在校園集合,邱老師利用其中的一個空檔,構圖捉住這一瞬間。邱老師及校方沒有說出口用心的所在,但畫面就是會說話,阿德老師說當初會請學生眼神堅定的舉手指向前方的天際,是要讓學生體會出踏出校園後,遠方還有更大的人生等著他們去開創,同時也期待,有朝一日他們驀然回首能再以「南興的子弟兵」為榮,校方也透過這畫面會為他們獻上無比的祝福,所以拿它當應屆畢業紀念冊的封面。校方的用心看得見,讓這本畢業紀念冊更驚艷。
老校友看到這畫面,心緒帶點不勝唏噓,曾經風華的母校,如今怎校園教室比應屆畢業生人數還多,但這是台灣社會少子化的必然。去年這十六位畢業生,都己經上了國中了,也許再過些年,他們重覽這畫面時,更能體會南興母校的小而美。
這一屆從母校畢業的有十一人,而南興國小母校的校園計有6間班級教室、辦公室、圖書室、電腦教室、總務辦公室、音樂教室、樂齡教室、美勞教室、英文教室、幼稚園2間教室、育英館,總數確實多於畢業生人數。小而美有小而美的美,南興國小的畢業旅遊採「雙軌制」,也就是讓高年級的五、六年級學生一起參加,因為學生人數太少,如果只安排應屆畢業生參加,遊覽車坐不滿,學生分擔的旅費太大,讓五年級加入,可以減輕旅費負擔,五年級的學生也樂得多玩一次畢業旅遊。
「兩次的畢業旅行」這是南興學子另一份的確幸,這是校方不得不遷就事實的苦心安排。這項幸福可能就只有偏鄉寂寥的小學才有。
南興國小是嘉義縣「健康促進」績優的學校,校園四週綠樹林立,可惜今年七月七日的丹娜絲颱風中受到重創,很多高大的樹木被強風「肢解」,原本在校園內棲息廿多年的喜鵲家族也不知被颱風吹到何方,至今仍未現蹤。
喜鵲是祥瑞之鳥,這個喜鵲家族一直都是南興國小校園風情的一部分,風雨故人最是珍貴,校園師生無限期待牠們早日重返校園,讓師生們再聽到牠們「恰恰」的沙啞聲及在操場覓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