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曾走遍世界、醉過百壇名酒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副教授陳千浩,如今選擇在台中外埔,種下一座為台灣地酒重新定義的清水模蒸餾酒莊——神跡酒造。他不只是釀酒,更將酒廠化作活的風土教室,透過每一滴酒液,講述土地、歷史與文化的故事,推動地酒教育與風味文化復興。
陳千浩是台灣第一位取得法國葡萄酒釀造技師執照的釀酒師,人稱「金牌釀酒師」。他長年投入地方酒款研發,將澎湖黃金地瓜、竹山紫芋等在地農產,結合日本麴菌、法式蒸餾工藝,轉化為具花果與鹹香尾韻的烈酒。他說:「台灣不是沒有好酒,是沒人知道怎麼喝、也沒人知道我們酒的故事。」
神跡酒造不以觀光為主,而是首座以「地酒教育」為核心的釀酒基地。這裡每日蒸餾的,不只是酒,更是台灣風土的意識與集體記憶。酒廠採用「重力流釀造」設計,不靠幫浦、不使用冷卻機器,只讓酒液順著自然節奏流動,體現尊重土地的信念。
在神跡,你不只品飲,更是參與。從焙茶聞香到烈酒蒸氣,從農民、釀酒師到設計師與教育者,這是一場參與式的風土行動。「地酒是一場運動,不只是產品,」陳千浩如此定義。這場運動,也是他與「好飲學院」攜手推動的使命,期望讓台灣人重新認識自己土地的味道與文化記憶。
即將於8月16日舉辦的「焙一味台灣,蒸一杯風土」參訪活動,由好飲學院策劃,將帶領參與者走訪桃園蘆竹「竹峰茗茶」與台中「神跡酒造」,親身體驗茶與酒的交會之美。從茶園導覽、感官品飲,到蒸餾現場聆聽陳千浩親自導覽,參與者將穿越火與水、茶與酒、土地與時間的交界,共同見證地酒復興。
面對地酒發展的法規與技術挑戰,陳千浩坦言,小酒廠往往受限於用水與土地設廠法規,如今多數只能設於工業區,無法發揮風土優勢。但他仍看好地酒未來,只要越來越多人加入,就能走出屬於台灣的風味之路。他曾協助農民打造「埔桃酒」,歷經十年耕耘才釀出高品質在地酒款,證明地酒之路雖艱難,但值得堅持。
神跡酒造第二場址「埔桃酒莊」選址外埔河階台地,位居大安溪、大甲溪之間,以礫石濾水系統提供絕佳水質。「自古好水出好酒,」陳千浩說。這座葡萄園環繞的清水模建築酒莊,是他投入地酒十年的重要里程碑。
他認為,酒與茶極為相似,都是風土的語言,也是文化的延伸。從茶香到酒香,從田地到國際舞台,地酒文化正悄然復興,向世界傳遞「越在地,越國際」的台灣風味與精神。
一、主題:【焙一味臺灣,蒸一杯風土 / 好飲學院2025夏之微醺茶酒行】
二、日期:2025/8/16(六) 08:00~18:00
三、當日行程:
08:00~08:15 捷運松山新店綠線/南京復興站七號出口集合(上車處)
08:15~09:00 前往桃園蘆竹「竹峰茗茶」
09:00~10:30 「竹峰茗茶」茶園生態導覽與感官品茶會
10:30~12:30 前往台中樹生酒莊「神跡酒造」
12:30~13:00 午餐(高級便當簡餐)
13:00~15:00 「神跡酒造」導覽與品飲會
15:00~18:00 台中回台北上車處(南京復興捷運站)
上車處:捷運松山新店綠線/南京復興站七號出口集合(上車處)
竹峰茗茶:桃園市蘆竹區坑子里貓尾崎1號
台中樹生酒莊「神跡酒造」:台中市外埔區水頭二路10號
四、風土品酩:
(一) 竹峰茗茶:梔子花茶/迎香烏龍/相思炭焙茶/蜜香紅茶/紅烏龍茶等多款茶香
(二) 樹生神跡酒造:黑糖燒酎/紫心憨吉/吉野米酒粕與桶邊試飲/神秘酒款等
備註1:如因酒廠與據點製程排程或不可抗力因素,主辦單位得以隨時彈性調整酒廠與酒款品項。
備註2:本活動僅限18歲以上朋友,經過身分認證查驗者參加。
名額有限,意者請直接私訊好飲學院報名。
好飲學院倡導《禁止酒駕 未成年請勿飲酒》。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陳千浩 #神跡酒造 #地酒復興 #台灣烈酒 #好飲學院 #焙一味台灣蒸一杯風土 #風土教育 #茶酒文化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