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辜士陞/嘉義
南華大學產品與室內設計系連續兩年獲得教育部「學海築夢」補助,今(114)年推薦四位優秀學生前往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UM)之Makerspace創客中心,進行竹複合材產品研發與竹纖維編織教學實習。本計畫旨在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與設計創新力,深化學生的國際視野,結合學術與實務應用。
南華大學產設系四位學生在助理教授李弘偉帶領下, 於暑假期間自7月1日至31日前往德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海外實習。學生們在Makerspace實習期間,不僅深入專業實作技術,還專注於複合材的特性加工實習,包括雷射切割、3D 列印、金屬、木工、皮革,裁縫等與竹材應用。學生們結合理論與實踐,完成相關專案,成功拓展專業知識及全球視野。此外,更於7月31日進行實習成果發表與分享,展現南華學子的設計創造能量,贏得高度讚譽。
Makerspace教育主管Anna指出,南華學生透過實習不僅能促進專業能力的提升,更激發出他們對跨文化設計與創新思維的熱情,並共同腦力激盪創造出竹材與科技應用在產品設計的新契機,也為環保盡了設計人的一份用心與責任。
此行南華大學特別安排學生拜訪柏林佛光山道場,在與法師的交流中,學生們不僅深入了解佛光山的國際資源意義、宗教無國界的宗教弘法理念及佛教文化的核心價值,也從中汲取生活與設計的啟發,激發更為多元的思考與創意。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教育部推動「學海築夢」,是為鼓勵國內公私立大專院校選送在校成績優異學生赴國外研修或實習,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強化學生的國際競爭力,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及實務經驗之專業人才,南華大學除了積極爭取教育部相關計畫補助,亦設置海外學習獎勵制度,提供優渥的獎勵金及多元管道,鼓勵大學生至海外學習,推動成效極佳。學生透過海外實習,不僅能累積實務經驗、提升學術專業的成長,亦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同時更象徵南華大學持續推動國際化,培養國際人才的實質成果。
該計畫主持人產設系助理教授李弘偉指出,德方合作夥伴對台灣竹纖維編織結構與材料特性表現出濃厚興趣,過去三年共同舉辦的「Bamboo for Innovative Living」座談會,成功吸引不少當地民眾與學生參與。基於此成效,雙方於近兩年擴大推動「德國產品設計實習交流計畫」,讓南華大學學生能透過竹纖維編織教學及竹複合材料產品研發等實習與當地專業人士進行深度交流。
參與此次實習的鄭旭佑表示,非常感謝教育部及 學校提供這次在德國進行產品設計實習機會。透過在Makerspace的實務體驗,不僅讓專業技能獲得極大提升,更深刻體會到國際文化的差異與融合帶來的視野拓展,也進一步提升自己在設計領域的專業素養與包容能力,獲益良多,對於未來畢業後投入職場也有很大的幫助。
圖/南華大學產設系李弘偉老師(左3)率學生至德國進行海外實習,與實習指導員Daniel Czech (右3)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