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專題
很多「病」不算病,只是正常的老化罷了。
一、你這不是病,是老了。
二、很多你以為的病,其實不是病,而是身體老去的訊號。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送給老人們的五句話:五句經典:
1.「記性差」不一定就是阿茲海默症,是老年腦的自保機制, 別急著嚇自己,這是大腦在變老而不是病,如果你只是忘了鑰匙放哪,但還能找回來,那就不是癡呆。
2.「走路慢、腿腳不利索」不是癱,是肌肉在退化,解決方法不是吃藥,而是要「多動」。
3.「睡不著」不是失眠症,是大腦在調整節律。 但這不是病,是「睡眠結構」變了,別亂吃安眠藥, 長期靠安眠等藥物入睡,會增加跌倒、認知障礙等風險老年人最好的安眠藥,是白天多曬太陽、保持規律作息
4.「滿身痛」不是風濕,是神經老化的正常反應,很多老人說:「我這手臂腿哪哪都疼,是不是風濕、骨質增生啊?」骨質確實會變鬆、變薄,但99%的渾身疼,不是病是神經傳導變慢,疼痛感放大了,這叫做中樞敏化是老年人常見的生理變化。 止痛藥不是解決之道;運動和物理治療,才是調節方式 可以應用推薦泡腳 + 睡前熱敷 + 輕按摩”,比吃藥有效得多。
5.「體檢異常」不是生病,是指標標準沒更新。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老年人體檢指標要「寬鬆處理」。膽固醇也是一樣。 老年人膽固醇稍高,反而更長壽。 因為膽固醇是合成荷爾蒙和細胞膜的原料,太低反而容易免疫力下降。 高血壓防治指南,也明確指出:老年人降血壓目標是<150/90 mmHg,而不是年輕人的標準<140/90。 不要把老化當生病,不要把變化當病變,老化不是病,是人生必經之路。 應該對老人和子女說幾句話:
第一 記住:不是所有的不舒服都是[病]。
第二 老人最怕“嚇”,不要被體檢報告嚇倒,也不要被廣告忽悠。
第三 子女最該做的事,不是帶父母跑醫院,而是陪他們散步曬太陽、吃飯、說話,老化不是敵人,錯誤的認知才是。
圖片:這群健康長者,看不出快70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