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台南
波新聞嘉義記者陳金聲介紹嘉義海邊退潮時沙灘一些小沙球,不是隨時到沙灘上就能看得到,必須掌握海水退潮後與再漲潮之間的時段。台南小美軍海灘股窗蟹,也一樣「展現創作的藝術」能力,在洞穴旁邊留下一堆「藝術品」。
股窗蟹搓出的小沙球,只要再漲潮,一個浪就瞬間讓小沙丸子全部「死」在沙灘上。 這些小沙丸子,在退潮約一二小時之間就陸續出現在沙灘上,數量多如天上的繁星,散布在整個水面退潮沙岸。
沙灘原本是平坦,還有水光倒影,但小沙丸子出現,卻變得遍布,那種美,幾個人懂得欣賞。 這畫面常讓遊客好奇,沙灘上怎會出現這麼多的小圓球?這些小丸子是如何出現的?又是誰搓出來的?
一般遊客都不知道這是沙灘上的天生藝術家股窗蟹的傑作, 股窗蟹在漲潮時都躲在水面下的沙灘下,遊客看不到,海水退去,牠們才會陸續從沙灘下鑽出來。
股窗蟹的覓食行為,會輪流利用雙螯拾起地面的沙粒放進口中,口內有兩對口器可以刮走黏附在沙粒上的有機微生物,不能消化的沙粒則會推送到口外,直至搓成一粒小沙丸,再用雙螯將小沙球從口邊取出,沿途丟棄在地上。 所有的螃蟹,體內都有「起泡器」,會冒出一種類似泡沫的粘液,俗稱為「口吐白沫」,股窗蟹也會。
所以,沙球小小的一堆,其實就是螃蟹進食之後的殘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