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屏東為強化護理量能、守護民眾就醫權益,屏東縣政府啟動「護理人力補助專案試辦計畫」,與縣內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攜手投入留才補助行列,對象包括應屆畢業生、返鄉及重返醫院職場者。計畫上路後成效顯著,原本護理人力缺口超過400人,目前已召募203人(含已執登及預計到職),達成率逾4成,招募行動持續進行中,目標鎖定500名護理人力,有助充實急重症與住院照護人力。
此項計畫針對初次執登、返鄉或重返臨床工作的非公職護理人員,凡於縣內醫院輪值急性、慢性一般病房或特殊病房者,每月醫院調高本薪3,000元,縣府再加碼補助3,000元,最長可補助12個月,等同每月最高加薪6,000元,平均月薪提升逾13%。此外,各醫院也同步規劃調薪與優化現職護理人員福利,全面打造更友善、更穩定的護理職場,期盼吸引更多人才回流屏東、長期留任臨床,提升整體醫療照護品質。
偏鄉與原鄉地區的鄉親感受尤深,許多長輩回憶過去因為人力不足,小病得忍、急病得忍痛搭車轉診外縣市,延誤治療風險更高,如今有了穩定的護理團隊與醫療資源,不僅就醫等待時間明顯縮短,急重症病患也能第一時間在地處置,大幅降低外縣市轉診率,對生命安全多了一層保障,來自牡丹鄉的潘阿嬤感動地說:「以前救護車載到外縣市,路上就要超過2個鐘頭,就怕來不及送醫,現在縣內醫院護理師多了,很多狀況馬上處理,不用再顛簸到外地,真的安心很多!」
目前服務於恆春基督教醫院的護理師陳佳琦是高雄人,投入護理相關行業已近30年,原本在台北長照機構服務,今年5月恆基到職。她表示,從事護理工作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偏鄉更需要護理人員,看到縣府推出的政策覺得很好,除了院方提供住宿優惠,更能增加實質薪水很有感,她也分享,恆春半島是旅遊熱區,醫療挑戰不少,除了常見水域活動傷害外,毒蛇咬傷等特殊情況都需要即時判斷與處理,護理團隊的經驗與應變力成了守護鄉親與遊客的關鍵。 現任恆春南門醫院加護病房護理長楊智慧,2000年起就在南門醫院服務,2018年因身體因素退休休養,今年6月再度回鍋,自詡「醫療專業打火隊」,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她說,在偏鄉加護病房除了面對各種突發狀況,巡迴醫療同樣重要,幅員遼闊常常單趟車程就得花上半天,但團隊不畏辛勞,因為知道「快一步,就可能多救一條命」。
年僅20歲的黃詩雅、徐豊順,都是美和科大護理系專五生,雖然決定繼續攻讀二技,但因在屏東榮總實習期間深受團隊照顧與啟發,毅然投入第一線,並選擇外界認為最艱難的加護病房。徐豊順分享,曾在小兒科照護一名自閉症孩子,透過長時間陪伴讓對方打開心門,這份感動更堅定了他留在屏東服務的心。
屏東榮總主任徐敏芬指出,院方積極導入智慧醫療、行動e化車等科技,減輕護理負荷、縮短行政作業,讓護理師專注於病人照護。近3年已有超過90家醫院前來參訪觀摩,也感謝縣府的政策,讓護理人員切實感受到被支持。 縣府衛生局補充,結合教育部展翅計畫,針對五專四、五年級學生,只要畢業後願意到恆春地區醫院服務,從專四開始每年給予12萬元生活津貼(補助2年),畢業後再服務2年,期間每年再補助10萬元。
整體效益包括:保障民眾就醫權益、提升醫療照護品質、改善醫事人員工作條件、縮短急診及住院等候時間,更重要的是,讓偏鄉鄉親不再因距離與人力不足而承擔額外的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