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昔日台糖「旗尾線」鐵道未拆除前,兼營載客業務,在台糖營業線鐵道中,有「金雞母」稱譽,三大小火車站-旗尾站、旗山站、九曲堂站,各具設站特色與功能,許多鐵道迷或文史工作者著墨不少,但有關旗尾站,卻鮮少為文著墨!
三大小火車站特色如下:旗山站是旗山放射線區域鄉鎮的中心;九曲堂站是「旗尾線」鐵道終點站,除運輸糖品外,特殊之處則是台糖南部各糖廠,藉由「南北平行線」鐵道將製糖後的蔗渣,經「鳳山站」運送至九曲堂站前方的永豐造紙,此外,旗山、溪洲盛產的香蕉,也藉由旗尾線運送至九曲堂站,再轉由台鐵運輸至高雄港出口;旗尾站則是位於旗山糖廠製糖工廠前方。
旗尾站則於50年代,隨著美濃線(旗尾-美濃-竹頭角)鐵道拆除而廢站,改為「招呼站」。
最令文史工作者遺憾的是:美濃線經過風景宜人的「美濃湖」,如果鐵路未拆,搭小火車遊湖,必成熱門勝景。
旗尾站昔日除了是旗山糖廠「大站」外,也是營業線、原料線「車長」的上下班地點,擔任旗尾站站長也身兼「車長班」的「班長」。
在營業線頂峰時期,包括站長、站員在內,至少十員以上,如果加上車長,至少二十員以上,是各站中職工人數最多者。
旗尾站最後一任站長是劉文秀。因為糖廠實施甘蔗公路運輸,加上美濃線廢線,客源減少,終至「廢站」命運!
劉文秀隨後調掌九曲堂站,負責客運業務、香蕉、蔗渣、糖品運輸等調度事宜,直至「旗尾線」廢線。
圖/劉姓人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