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一場跨越血型、挑戰醫學極限的活體肝臟移植,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掀起最動人的生命奇蹟。53歲李先生原本健康規律,卻在例行檢查中發現罹患肝癌,且腫瘤反覆復發,病情已無法靠一般療法控制。高醫移植團隊評估後指出,唯有肝臟移植才能挽救性命。然而更大的難題,是李先生與兒子阿烊血型不相容,父親為O型、兒子為A型,加上血管重建複雜,手術挑戰極高。面對生死關卡,父子攜手跨越恐懼,而高醫在張文燦帶領下啟動跨科整合團隊,以嫻熟技術突破限制,最終順利完成移植,讓一家人再度迎來希望的晨光。
術後恢復良好的李先生,如今回到日常步調,臉上重新浮現久違笑容。他與家屬特別致贈600個保溫瓶給移植中心,感謝醫護團隊用專業與愛心,為他撐起生命的第二次起點。這份溫暖舉動也在醫院內引發感動迴響,每一位參與醫護都深深感受到家屬的真摯情意。
阿烊自國中起便熱愛動漫與繪畫,才華洋溢的他,在父親鼓勵下選擇動畫設計作為人生方向,即將大學畢業。當父親病情急轉直下,他毫不猶豫地站上捐肝捍衛親情的道路。他說,父親一直支持他的夢,如今換他用生命呵護父親。「用愛畫出的作品,會比動畫更真實。」他的話語溫柔堅定,也讓所有醫護無不動容。
高醫陳芳銘表示,活體器官捐贈,是醫療裡最深刻的親情告白。一位家人願意承受手術痛苦,只為延續另一位親人的生命,這份勇氣與無私遠超過語言能描述。高醫身為醫學中心,始終以最嚴謹的技術與最完善的照護系統,守護每一位捐贈者與受贈者的安全,讓這樣的愛被完整接住。
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最新數據,全台仍有近千人等待肝臟移植,活體移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血型不相容的活體肝移植難度極高,若未妥善處理,可能引發急性排斥反應。
張文燦指出,高醫團隊透過先進術前評估、降免疫治療策略及個別化計畫,已成功克服多起高風險病例。術後更結合多專科團隊,使病人能安心走過復原期,重新擁抱生活。
此例血型不相容移植,不僅見證高醫團隊在醫學技術上的突破,也展現醫護團隊「以人為本、以愛為核心」的精神。在醫療之外,更深刻體現親情的重量與生命的溫度。李先生一家人的故事,也讓等待移植的病患看見希望——在醫學與愛交會之處,生命得以重生。
未來,高醫移植中心將持續提升移植量能、優化術後照護流程,並以更多成功案例推動社會對器官捐贈的認識與理解。每一次成功移植,不僅挽救一條生命,更把希望送回許多家庭心中,讓愛延續、讓生命發光。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高醫 #活體肝臟移植 #血型不相容 #醫療奇蹟 #父子情深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