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氫能技術成為全球邁向淨零的關鍵動能,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指導下,11月19日於高雄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舉辦「氫能工業應用及國際技術交流研討會」,邀集日、台產業能量齊聚交流。現場聚焦氫能工業應用、核心設備設計與實務落地,透過跨國技術鏈結,為我國低碳轉型注入更強軟實力,也為台灣氫能發展揭開更具前瞻性的篇章。
研討會中特別邀請日本WELCON公司社長鈴木裕來台,分享「PCHE(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熱交換器設計、測試與擴散接合製作方法」。PCHE為氫能應用的重要核心設備,被廣泛使用於加氫站與高壓氫能系統,其高壓耐受性與安全性更是決定產業能否快速量產化的關鍵。透過實務交流,讓產業界能直接掌握日本先進技術發展脈動,也為台灣在高壓設備設計與製造上找到更精確的突破方向。
會場同時展示金屬中心氫能團隊今年亮點成果,包括「混氫/純氫燃燒整合工業爐應用」、「高壓氫輸儲焊接與表面處理」、「高壓氫檢測與疲勞分析」等技術,吸引業界代表現場詢問與交流。透過技術整合、平台集結和示範應用,中心期盼協助產業掌握綠色轉型契機,提早卡位全球供應鏈。
金屬中心董事長劉嘉茹指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期支持台灣氫能技術發展,透過法人、產業與國際資源的縱橫串聯,能快速推動示範落地。她表示,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升級處處長林恒育的帶領下,中心已在高壓輸儲、混氫燃燒工業爐整合、抗氫脆材料等核心領域深耕多年,並與產學研與供應鏈夥伴建構更完整的氫能工業應用版圖,持續提升產業韌性。
王俊傑副執行長補充,中心目前已建置300bar高壓儲氫槽系統,並成功整合0~100%氫燃燒器與工業爐應用技術,讓國內相關設備從設計、驗證到示範皆能有效在地化,進一步奠定未來產業化推進的關鍵基礎。
此次研討會也再度延續金屬中心推動國際合作的經驗,透過日本熱交換器擴散焊接技術的交流,強化台灣材料開發與製程能量,更促進跨國技術鏈結的深度與廣度。業界代表也表示,跨國經驗能提供更具體的應用示例,有助於國內技術與國際標準同步接軌。
展望未來,金屬中心將持續以技術整合與產業鏈合作為核心軸心,深化高壓儲槽設計、抗氫脆焊接、耐氫滲透材料與純/混氫燃燒等關鍵量能,並在國際合作中持續吸收先進技術,助力產業加速落地。目標在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上,成為產業最堅實的技術後盾。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金屬中心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封面圖說:出席研討會的貴賓,第一排左起分別為金屬中心產業升級服務處林恒育處長、金屬中心王俊傑副執行長、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李運生技正、金屬中心劉嘉茹董事長、WELCON Inc.鈴木裕社長、WELCON Inc.齋藤隆常務取締役營業部長及WELCON Inc.石田祐介經營企劃室長。(金屬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