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一個小小的箱蓋輔具,竟在悄然之間改變了憨兒的工作世界。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區作業設施鳳山站,以極富巧思的「封得好,沒煩惱」封箱箱蓋,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2025年身心障礙與高齡者輔具產品通用設計競賽」中,從132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奪下第一名金獎殊榮。這款看似不起眼的輔具,不僅提升封箱準確度,更讓心智障礙者的作業效率從40秒縮短為20秒,體現輔具設計的溫度與力量。
現場可見,鳳山站的憨兒們在作業桌邊專注投入,貼標、組裝、封箱的動作雖然細膩繁複,但因視覺判斷、手部協調與精細操作的限制,封箱一直是最令人卻步的關卡。過去封歪貼斜的挫折堆疊,使許多人在面對外箱封口時總是面露緊張。然而,當「封得好,沒煩惱」箱蓋放上紙箱上緣,黏貼位置彷彿瞬間明朗,憨兒們的動作也變得乾脆俐落,彷彿握住一把能讓自己更靠近世界的鑰匙。那份眼神裡閃爍的自信,使得工作場所充滿一種靜謐卻澎湃的成就感。
鳳山站副組長紀慧玲受訪時分享,這款輔具從構思到成形,是一場不斷反覆的試驗與落實。他們觀察憨兒的每一個動作,調整角度、線條、寬度,甚至反覆測試箱蓋的重量與固定方式,只為讓封箱「不再是害怕的事」。在主任鼓勵下,團隊才決定鼓起勇氣把成果送往競賽。能奪下金獎,對第一線工作者而言,是感動、是肯定,更是讓社會看見輔具背後的價值──它真正改變了憨兒的每一天。
喜憨兒基金會多年推動的「社區作業設施」,是一項介於庇護工場與日間照顧之間的創新服務模式,讓能力尚未達到庇護工場標準、又渴望走出家庭與機構的憨兒找到適合自己的舞台。從烘焙、門市餐飲,到園藝、黏貼包裝、禮盒組裝等多元作業,再搭配體適能、社區適應與休閒課程,逐步培養生活自理、社會互動與自我倡議的能力。作業過程中的每一個小突破,對憨兒而言都是走向獨立的重要一步,而這些「支持性工具」的出現,往往讓他們有了跳躍式的成長。
鳳山站負責茶禮盒組裝與出貨,封箱作業更是每日例行的關鍵環節。當輔具成功解決困難點,不但提升效率,更讓憨兒重新找回工作帶來的樂趣。現場憨兒熟練動作、臉帶笑意,輔具彷彿成為一道柔性橋梁,使他們能更順利地接觸社區、進入職場的節奏。這份由團隊親手打造的溫柔設計,也讓平凡的作業桌,有了改變生命的力量。
基金會每年服務超過1000位憨兒,累積照顧時數超過1.4萬小時,僅專業服務經費就需近1700萬元,仍有賴社會各界的支持。今年更與新生代插畫家卡肉Carol合作推出限量聯名紀念品,單筆捐款1500元或每月300元(持續一年)即可獲得。更多資訊可上喜憨兒基金會活動官網:https://reurl.cc/KOQlAp 查詢,讓支持成為憨兒最堅定的力量。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