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創傳媒
2025年 / 9 月 10日 / 星期三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E創傳媒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首頁 地方社會

2023國家工藝成就獎今頒獎 肯定粘碧華藝師於臺灣刺繡工藝成就與貢獻

2023-12-23
發布在 地方社會, 生活消費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波新聞—陳文標/南投報導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國家工藝成就獎」是臺灣工藝領域最高榮譽獎項,今(2023)年得主為深耕刺繡工藝領域近40年的粘碧華藝師,亦是國家工藝成就獎自2007年辦理至今,第一次由女性工藝師獲獎。今(23)日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舉辦盛大頒獎典禮,文化部長史哲頒發獎座予得獎者粘碧華藝師,肯定表揚其傳承刺繡傳統技藝,為臺灣當代刺繡展現嶄新風華的成就與無私奉獻。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邁入第17屆的「國家工藝成就獎」頒發予刺繡大師粘碧華,除是工藝成就獎首次由纖維工藝類別獲獎,亦是首位女性獲獎者,彰顯了臺灣工藝技藝的豐沛多元,也作為性別主流化的重要提醒。粘碧華的刺繡技藝融合東西方,新創可穿戴的「刺繡首飾」,展現對技巧與材質的嫻熟理解與創意延伸,作品不但承襲古典傳統的細緻優雅,更獨樹一幟地呈現穿越古今的宏觀視野,開拓臺灣纖維刺繡工藝的新篇章。 

       史哲指出,臺灣擁有充沛多元的文化軟實力,工藝則是文化的載體,是臺灣內容加強創新應用的重要文本,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動能,工藝職人的頂真精神更是引導社會向善的正向力量,感謝所有工藝家對臺灣工藝永續發展的努力。 

       評審團代表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前董事莊伯和則指出,今年國家工藝成就獎由40位參加者中經評審團審慎評定的評選過程後,一致通過由刺繡工藝師粘碧華獲得此獎,粘碧華藝師傳承了臺灣長久以來的刺繡藝術傳統,其成就無論在學術背景、刺繡藝術的技法鑽研及整理,以及長期投入於教育推廣層面皆有目共睹,亦向粘碧華藝師於刺繡工藝上的卓越貢獻表達敬佩之意。 

       得獎者粘碧華藝師則感謝在刺繡工藝這條道路上,引領她學習及成長並帶領她深耕奉獻的所有親朋好友,以及來自學術界、民間團體及相關政府單位等多位良師益友們的協助,同時感謝所有在創作的道路上給予指導與鼓勵的前輩與先進,使其在研究、創作、人才培育及傳承推廣等各層面受益良多,感謝給予獎項的評審團及主辦單位的肯定。 

      工藝中心表示,粘碧華藝師融合東西方刺繡藝術文化、歷史與傳統,靈活運用多元針法並結合當代或在地素材進行創作,更運用巧思,自歷史圖騰紋樣、文學典故或生活觀察感悟中取材,搭配珠寶首飾、金銀、玉石等媒材,新創具有實用功能的「刺繡首飾」,展現當代刺繡的延伸創意。她的「當代繪繡」採用多元媒材,兼具傳統刺繡的優雅細緻,更展現網繡古今的宏觀視野,匠心獨運地開創臺灣纖維刺繡工藝的新頁。 

       長期以來,粘碧華藝師亦積極辦理刺繡工藝展覽、講座、傳習與教育推廣等活動,無私奉獻為地方及弱勢群體開設刺繡課程,更深入偏鄉、原住民部落小學教授基礎刺繡技法,致力於「刺繡普及化」推廣,以一己所長投入公益、回饋社會,深耕培育工藝人才及推廣刺繡工藝之美,令人感佩。 

       承續來自傳統工藝的古典力量,融合古今中外刺繡藝術研究成果,結合理念、生活和文化,粘碧華藝師對刺繡領域熱情付出,自傳統中尋求創新不懈,其成就及貢獻展現臺灣當代刺繡工藝動人的生命力,「我以我針繡古今.粘碧華特展」即日起至2024年4月7日於工藝中心工藝文化館1、2樓同步開展,歡迎蒞臨參觀。 

「我以我針繡古今.粘碧華特展」

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文化館1、2樓(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時間:即日起至2024年4月7日,週二至週日09:00-17:00(週一休館)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前一篇文章

蔡壁如南下為李眉蓁鍾易仲站臺 呼籲集結在野所有力量下架民進黨

下一篇文章

漾新聞|侯友宜:民進黨拚經濟是一直在大陸籃子放更多雞蛋 還把籃子敲破

相關的文章

AMAZINGTHING 推出 iPhone 17 TITAN PRO 全系列;同步提供頂級 TITAN MAX 旗艦及生活風格系列選擇:防護與日常體驗全面升級
金融財經

AMAZINGTHING 推出 iPhone 17 TITAN PRO 全系列;同步提供頂級 TITAN MAX 旗艦及生活風格系列選擇:防護與日常體驗全面升級

2025-09-10
大行科工慶祝港交所上市:以創新開啟新篇章
金融財經

大行科工慶祝港交所上市:以創新開啟新篇章

2025-09-09
Jan Lambrechts在世界商會大會上呼吁合乎道德的AI應用與勞動力重塑
金融財經

Jan Lambrechts在世界商會大會上呼吁合乎道德的AI應用與勞動力重塑

2025-09-09
下一篇文章
漾新聞|侯友宜:民進黨拚經濟是一直在大陸籃子放更多雞蛋 還把籃子敲破

漾新聞|侯友宜:民進黨拚經濟是一直在大陸籃子放更多雞蛋 還把籃子敲破

最新新聞

AMAZINGTHING 推出 iPhone 17 TITAN PRO 全系列;同步提供頂級 TITAN MAX 旗艦及生活風格系列選擇:防護與日常體驗全面升級

AMAZINGTHING 推出 iPhone 17 TITAN PRO 全系列;同步提供頂級 TITAN MAX 旗艦及生活風格系列選擇:防護與日常體驗全面升級

2025-09-10
大行科工慶祝港交所上市:以創新開啟新篇章

大行科工慶祝港交所上市:以創新開啟新篇章

2025-09-09
Jan Lambrechts在世界商會大會上呼吁合乎道德的AI應用與勞動力重塑

Jan Lambrechts在世界商會大會上呼吁合乎道德的AI應用與勞動力重塑

2025-09-09
美國作家、野生動物保護主義者兼諾貝爾獎得主 Ernest Hemingway 的最後一位在世兒子 Patrick Hemingway 去世,享年 97 歲

美國作家、野生動物保護主義者兼諾貝爾獎得主 Ernest Hemingway 的最後一位在世兒子 Patrick Hemingway 去世,享年 97 歲

2025-09-09
MIT REAP花蓮團隊在 2025 AVPN 全球年會分享台灣「福祉經濟」在地實踐

MIT REAP花蓮團隊在 2025 AVPN 全球年會分享台灣「福祉經濟」在地實踐

2025-09-09

你可能也想看

法國總理白胡政府信任投票失利 將向馬克宏請辭

法國總理白胡政府信任投票失利 將向馬克宏請辭

2025-09-09

漾新聞|豬屎尿讓農作物長得更肥壯

2025-09-03

科脈生技新一代「科脈多功神經內視鏡系統」獲多國上市許可,聯手國際大廠Sutter Medical搶攻美國市場

科脈生技新一代「科脈多功神經內視鏡系統」獲多國上市許可,聯手國際大廠Sutter Medical搶攻美國市場

2025-09-08

嘉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舉辦「獸魂碑」前超度動物亡靈 台糖董事長首度出席祭拜 祈求養殖平安

嘉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舉辦「獸魂碑」前超度動物亡靈 台糖董事長首度出席祭拜 祈求養殖平安

2025-09-05

E創傳媒

探索生活點滴,尋找啟發靈感!E創傳媒是您的生活媒體網站,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主題,包括旅行、美食、文化和時尚。進入我們的網站,探索最新的生活趨勢,豐富您的日常生活!

熱門新聞

  • AMAZINGTHING 推出 iPhone 17 TITAN PRO 全系列;同步提供頂級 TITAN MAX 旗艦及生活風格系列選擇:防護與日常體驗全面升級
  • 大行科工慶祝港交所上市:以創新開啟新篇章
  • Jan Lambrechts在世界商會大會上呼吁合乎道德的AI應用與勞動力重塑
  • 美國作家、野生動物保護主義者兼諾貝爾獎得主 Ernest Hemingway 的最後一位在世兒子 Patrick Hemingway 去世,享年 97 歲
  • MIT REAP花蓮團隊在 2025 AVPN 全球年會分享台灣「福祉經濟」在地實踐

熱搜關鍵字

/莊珮縈 2025財經趨勢論壇暨金融科技商業交流展 AI指引 EXPO,昨(20)日在曼谷國際貿易展覽中心BITEC盛大開幕,開幕典禮由泰國會議展覽局局長Duangdej NEXTRATE睿途 Yuaikwamde、泰國投資促進署秘書長Narit 三陽 五里埔路段 光陽 南部最大聲/  屏東 隨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 山葉 曾志豪 機車 編輯 暌違3年的泰國臺灣形象展Taiwan 行動夢想家基金會 財產申報作業誤失 那瑪夏 鄭司文 重大洩密 韓佳宏 高階幹部個資

Copyright © E創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Copyright © E創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