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許方達/綜合報導
華為上週無預警推出「Mate 60 Pro」智慧型手機,這款主打首款支持衛星通話,且性能媲美iPhone 14的新機型引發各界好奇,同時在美國持續對中國實施晶片出口管制的時機點,華為有如此重大進展,是否代表已成功突圍美國所設下的科技結界?
綜合外媒報導,Mate 60 Pro的連網能力與他牌5G手機相當,速度每秒350Mb、逼近1Gb。有民眾拆機後發現,Mate 60 Pro採用華為海思一款名為「麒麟9000s」的晶片,而晶片上的CN代碼則代表其代工廠來自中國,因此市場猜測,該晶片可能由中芯國際代工。若此款晶片由中芯國際代工,技術達到14奈米以下的水準,儼然成為中國發展晶圓代工的重要里程碑。
由於華為宣布此款新機的時機點,正好是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中期間,外媒報導分析,華為新機的重大地緣政治意義是,中方展現了他們有可能在缺乏美國技術的情況下,完全自行設計及製造手機。這項發展也呼應先前美國晶片公司的警告,即「制裁華為無法攔阻中國,反而促使中國加倍努力,打造出替代美國技術的另類辦法」。
市場推估,在中國智慧型手機需求疲軟下,隨著華為市占率提升,恐將衝擊聯發科的中國訂單。對此,美系外資認為,這可能需要2至3週觀察期,首先是華為手機的用戶體驗,因為Mate 60是使用中國生產的SoC(系統單晶片);第二個原因是、華為的新手機是否真的具有5G通信功能,以及是否符合美國技術出口管制規則。綜合上述原因,美系外資重申對聯發科「中立」評等,目標價維持698元。
圖片來源:HUAWEI
知名分析師陸行之對此在臉書PO文表示,「若代工生產麒麟9000S處理器的中芯國際,在7nm製程技術及產能都有重大突破,則未來不可輕忽。而且,華為藉由Mate 60 pro搭載麒麟9000S處理器的回歸,未來勢必將持續推出產品,預計將會對手機與手機晶片市場產生影響」。以下為分析全文:
1. 麒麟 9000S 應該是用中芯國際 N+2 製造,N+1 應該是假 7nm,比較接近 8-9nm(跟台積電的 5nm 差距太大而不具競爭力), N+2 是 7nm (不是市場在傳的 5nm),但不是用 EUV 弄的,所以多重曝光要多來幾次。因為產能不足,要出貨 4,000 萬台,應該也要數個月的時間,我們假設 die size 169mm², 良率 80%, 中芯需要準備 144k N+2 產能才夠,如果 6 個月出貨完,每個月要 24k 產能,這月產能明顯比我們之前預期來的高很多,如果這些假設基礎事後證明差異不大,表示中芯梁總在 7nm 製程技術及產能都有重大突破,不可輕忽。
2. 蘋果 iphone 比較不注重安兔兔跑分,而且 Android 手機都會去針對跑分去微調系統,所以 iOS vs. Android 手機的跑分比較有欠公允,但比起其他 Android 旗艦機動輒 150-160 萬的跑分 vs. Mate 60 的 110 萬 (GPU 未適配是70萬分,假設 GPU 跑分 42 萬,總計約 110 萬) 還是有差,但衛星電話功能就勝出了;
3. 華為/海思的回歸應該不會就此而止,以後肯定陸續推新機,手機年銷量在 5 年內要回到 1 億台,應該不難,這表示華為/海思將拿回全球近 5-10% 的份額,其他手機及晶片廠將減少 5-10% 的份額,大家平均分配損失一下(應該是旗艦機品牌影響較大) 手機事業占比 100%/50% 的公司,營收因華為/海思回歸在 5 年內慢慢掉個 5-10%/2.5-5%(每年1-2%) 也算合理,但全球手機市場 2024-2026 年要是能重啟成長加速價值提升,多少可以減少一些華為/海思回歸的影響。
4. 美國不是把中芯放到實體清單,怎麼中芯還有這麼多先進製程產能呢?我們認為被放入實體清單的公司不是被禁止購買美國全部的先進設備(EUV scanner 被絕對禁止),而是購買這些設備要經過美國商務部申請,加上中國大陸很多新創半導體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有些在短期就倒閉消失),連美國設備廠,美國商務部也很難判定這些被採購的設備是否被轉賣給中芯國際,中芯先進製程產能將持續擴大就不足為奇了,根據我們的數據資料,中芯的 Capital intensity 資本開支除以營收比率在過去一年是 110%, 遠高於 T 同學的 50% 及 L/G 同學的 40% 上下,產能擴充年增率肯定將明顯高於同業。
這篇文章 華為推5G新機時間點敏感 宣布突破美方科技結界 最早出現於 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