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創傳媒
2025年 / 8 月 14日 / 星期四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E創傳媒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首頁 金融財經

新華絲路:福建泉州擦亮煙火之城

2023-09-15
發布在 金融財經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北京2023年9月15日 /美通社/ — 人民日報社《中國城市報》發布2023中國地級市品牌評價綜合影響力指數,泉州在全國百強名單中排名第六,全省第一。

獲評2022最佳文旅融合之城、2022年十大出圈小城、2022國慶黃金周全國十大「本地游新銳目的地」榜首。

上榜「十大旅游向往之城」、攜程夏季旅行趨勢榜「人文歷史主題榜」

泉州古城街巷游人如織,滿是煙火氣

官方主導策劃新活動、引流不斷——

蟳埔女民俗文化在趙麗穎、毛曉彤等明星效應帶動下火爆「出圈」,游客絡繹不絕,爭相體驗「海的女兒」。惠安女、小娘惹體驗文化也成為潮流,五湖四海游客專程前來體驗。「城南廟會 妙會鯉城」城南廟會活動在泉州天後宮、德濟門遺址廣場精彩上演,再現宋元社戲景象。「五一」三天吸引了近15萬人次打卡,涵蓋了美食、文創、非遺、伴手禮等,「一站式」滿足市民游客吃喝玩樂的需求,還有高甲戲、火鼎公婆、五祖拳、五枚花拳、劄獅、螳螂拳、南音等非遺演出,既「叫好」又「叫座」。石獅市舉辦十七屆的閩台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已經成為特色文化品牌,端午節還登上央視。活動中,「王爺船」巡海儀式、海上潑水、海上捉鴨、攻炮城、龍舟邀請賽等活動,令市民游客目不暇接,拍手稱贊。「首屆海絲泉州戲劇周——2023年全國南戲展演」,共有18個藝術院團與院校參與,30多個經典傳統劇目亮相,為市民游客奉上文藝大餐。泉州市五大國有文藝院團聯合文旅集團、鯉城區政府等推出99場「古城常態化公益性文藝演出活動」,集中展現精品戲劇藝術,綻放「閩南戲窩子」的獨特風采,帶動文化消費。

民間自發熱情高漲、頻頻出圈——

在新晉網紅「七番天台」,近日已舉辦了兩場「雪域之聲」演唱會,弟規、次仁拉吉、丁增、拉旺南加等4位來自那曲的歌手在東西塔背景的天台表演,唱響獨具特色的雪域之聲。除了主題演出,還有接地氣的文化展覽「火天大有·七番文化藝術復合展」,包括書畫、雕塑、影像、環保裝置、植物裝置、非遺等,展現「最閩南」的生活。

各種特色活動加持,「媽祖天香」巡境民俗活動上演萬人空巷,匯成「移動的花海」。第二屆新加坡娘惹文化季,則讓南洋文化和生活習俗再現,市民游客可以在梧林傳統村落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

「五一」期間,西街101文化空間舉辦「古城時光機」影像展,西街肅清門廣場舉行潤物市集,老君文創館及歐陽書院等開展文創集市、漢服集市、汽車後備廂集市等主題性集市活動,為游客提供更多的體驗業態。

「古早味」融入「新業態」 在保護中發展傳承

作為世遺城市,文化遺產是泉州最具吸引力的「寶藏」資源。保護利用文化遺產,泉州不斷探索,也讓煙火之城更具文化厚重感。

「古早味」融入「新業態」,讓老建築煥發生命力與活力。泉州1915洋樓「洲紫新築」重生後成為「緩·慢」藝術空間,老房子被賦予新的業態,在洋樓裡可以喝咖啡、看藝術展,沉浸式體驗老洋樓的魅力。奉聖巷6—8號搖身一變成了復合咖啡空間,在空間裡漫步仿佛穿越時光;金魚巷的老房子變成了咖啡廳、餐廳、文創店……在古城,閩南特色古厝、南洋風情洋樓、民國老別墅並沒有荒廢閒置,而是在「古為今用」中重新獲得更高價值,實現了在保護中發展,這也是「原汁原味」煙火氣息的關鍵。

注重整體性保護,泉州不遺余力。爭取國家、省上文物專項資金7000余萬元,實施一批國家、省級、市級文保單位保護修繕工程,推進府文廟西書齋、安平橋保護修繕以及順濟橋遺址保護一期工程搶險加固。同時啟動「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系列遺產監測方案編制,鯉城區實施省級文物保險服務項目試點。

保護工作,考古先行。舉辦泉州市文物保護利用和安全管理培訓班,聯合省考古院、市考古所成立永春考古工作站。推進德化窯考古遺址公園工作計劃、青陽下草鋪冶鐵遺址文物保護規劃及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編制,完成南外宗正司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方案。

傳統與時尚融合,打造符合當下審美的「爆款」,泉州從未停止探索。「為了讓文化遺產深入人心,也讓文物品牌走進大眾視野,圍繞『5·18國際博物館日』,策劃推出『刺桐海海生活市集』『探泉究·遇見宋式美好生活』『博物館之夜』等34場臨時展覽、161場社教研學活動。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海交館通過國家一級博物館評估,海交館《重返光明之城》系列短視頻入圍『2023年度中華文物新媒體傳播精品』推介項目、『福船的故事:從泉州駛向馬六甲』入選2023年度全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征集推介項目,成功舉辦『天下雲長——關公文化展』『絲路尋珍——泉州海洋考古文物展』等10余個展示交流活動等。」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原文鏈接: https://en.imsilkroad.com/p/336072.html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前一篇文章

ALL IN 5插旗歌唱事業新版圖 廣州LONG STAY 邁入100天

下一篇文章

77乳加推出Lulu黃路梓茵特殊聯名限定款 濃郁風味引領高濃度黑巧克力食尚

相關的文章

地方社會

漾新聞|高市暑期運動教練研習 聚焦正向管教與法治守則

2025-08-14
張立曄《萬物有靈光》個展 以藝術召喚自然靈性
地方社會

張立曄《萬物有靈光》個展 以藝術召喚自然靈性

2025-08-14
港務公司赴加拿大參加太平洋港口協會第111屆年會 港口外交成果豐碩 2032年臺中港再續主辦榮光
地方社會

港務公司赴加拿大參加太平洋港口協會第111屆年會 港口外交成果豐碩 2032年臺中港再續主辦榮光

2025-08-14
下一篇文章

77乳加推出Lulu黃路梓茵特殊聯名限定款 濃郁風味引領高濃度黑巧克力食尚

最新新聞

漾新聞|高市暑期運動教練研習 聚焦正向管教與法治守則

2025-08-14
張立曄《萬物有靈光》個展 以藝術召喚自然靈性

張立曄《萬物有靈光》個展 以藝術召喚自然靈性

2025-08-14
港務公司赴加拿大參加太平洋港口協會第111屆年會 港口外交成果豐碩 2032年臺中港再續主辦榮光

港務公司赴加拿大參加太平洋港口協會第111屆年會 港口外交成果豐碩 2032年臺中港再續主辦榮光

2025-08-14
高醫大余明隆校長榮獲APASL國際成就獎 引領台灣肝病防治走向世界

高醫大余明隆校長榮獲APASL國際成就獎 引領台灣肝病防治走向世界

2025-08-14
南華大學建築系周承雋獲臺東設計金質獎 融合地方實踐與創新視野

南華大學建築系周承雋獲臺東設計金質獎 融合地方實踐與創新視野

2025-08-14

你可能也想看

漾新聞|終戰八十 高雄用歷史文藝對話世界

2025-08-10

嘉義縣民雄鄉親子水樂園暨社會福利宣導活動 民雄鄉水FUN夏.「嘉」倍幸福「義」起來

嘉義縣民雄鄉親子水樂園暨社會福利宣導活動 民雄鄉水FUN夏.「嘉」倍幸福「義」起來

2025-08-10

慕舍酒店化身跨國藝術對話空間 薛喻鮮以畫筆與影像展18年旅居心境

慕舍酒店化身跨國藝術對話空間 薛喻鮮以畫筆與影像展18年旅居心境

2025-08-13

台20線向陽至初來路段 今日上午7時預警性道路封閉

台20線向陽至初來路段 今日上午7時預警性道路封閉

2025-08-13

E創傳媒

探索生活點滴,尋找啟發靈感!E創傳媒是您的生活媒體網站,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主題,包括旅行、美食、文化和時尚。進入我們的網站,探索最新的生活趨勢,豐富您的日常生活!

熱門新聞

  • 漾新聞|高市暑期運動教練研習 聚焦正向管教與法治守則
  • 張立曄《萬物有靈光》個展 以藝術召喚自然靈性
  • 港務公司赴加拿大參加太平洋港口協會第111屆年會 港口外交成果豐碩 2032年臺中港再續主辦榮光
  • 高醫大余明隆校長榮獲APASL國際成就獎 引領台灣肝病防治走向世界
  • 南華大學建築系周承雋獲臺東設計金質獎 融合地方實踐與創新視野

熱搜關鍵字

/莊珮縈 2025財經趨勢論壇暨金融科技商業交流展 AI指引 EXPO,昨(20)日在曼谷國際貿易展覽中心BITEC盛大開幕,開幕典禮由泰國會議展覽局局長Duangdej NEXTRATE睿途 Yuaikwamde、泰國投資促進署秘書長Narit 三陽 五里埔路段 光陽 南部最大聲/  屏東 隨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 山葉 曾志豪 機車 編輯 暌違3年的泰國臺灣形象展Taiwan 行動夢想家基金會 財產申報作業誤失 那瑪夏 鄭司文 重大洩密 韓佳宏 高階幹部個資

Copyright © E創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Copyright © E創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