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大陸連線報導
剛過完耳順之年,王振山風華正盛,歷練愈深,之前波新聞三度介紹這位學者,可能台灣「馬產業」規模太小,懂馬人口不足,引起讀者注意,就是馬圈幾個組織。其實王博士,專業馬學,歷史,人文,詩詞,素養驚人。台灣有些中文系的,遇上他提出或是研讀馬詩請教,常常考倒一票人。畢竟學者如果沒有上馬,古人寫的馬文學,閱讀之後就是隔靴搔癢。
1986年,畢業于東北農學院畜牧專業,王振山就留校任教,師從著名養馬學家于文翰教授。 1989年,在蘇聯塔吉克農學院做訪問學者,進修養馬、賽馬,同年在哈薩克的阿拉木圖畜牧獸醫學院考察產品養馬一個月。
1990-1993年,在莫斯科季米里雅捷夫農學院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由於英語,俄語都有一定程度,閱讀文獻,發表文章,參考不同系統的馬知識,來源多,自然廣度深度就不一樣。留學俄國,對於亞洲歐洲傳統馬學論述,融和中國古代馬學知識,王博真的是古今少有的專才。 1994-1996年,在北京農業大學生物技術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
1996-2002年,在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工作,任講師、副教授,講授《養馬學》、《畜牧概論》,期間於1998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馬進修。澳洲的賽馬,養馬大國,遠赴澳洲,視野大開,科技新知自然又到了另外一個境界。
2002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北京華駿育馬有限公司及北京通順賽馬場工作,任賽馬檢測中心主任,于2003年在澳大利亞賽馬法醫學實驗室進修賽馬違禁物質檢測。2002年起至2005年兼任《馬業》雜誌總編輯。
在運動賽事方面,曾任第9屆全運會馬術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第11屆全運會馬術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第16屆亞運會馬術項目技術官員、第12屆全運會馬術仲裁委員會委員。馬在競技項目,有職業有業餘賽事,投入比賽項目,對於科學指導比賽,檢驗或是人才馬匹培育,競爭才會進步,才有發展的可能。 2014年4月起至今,被聘為青島農業大學教授,講授《馬飼養與馬房管理》、《賽馬與馬術運動》,2019年起,在山西太原理工大學賽馬學院做兼職教授。
看完這些履歷,或許大家好奇,他與馬如此深的緣,有什麼代表作?當然著作多,台灣馬界瑪耶最欣賞他的翻譯作品:《絲路上的汗血馬》,如果台灣懂得俄文的,翻譯這書,一定投降。因為只有留學俄國,去過古代大宛(音冤)國,今天的土庫曼斯坦,深入了解汗血馬,才能正確翻譯。所以譯作價值不會輸個人著述。
汗血,古代名稱,留俄馬學前輩王鐵權博士雖然去世多年,他的著作,世界600種馬匹,300種知名,只有三種馬是最重要。阿哈捷金馬,阿拉伯馬,純種馬。第一個就是汗血,採用土庫曼用法,也是俄文音譯。
自從王老著作問世,各界遵照使用,現在什麼「汗血馬」「汗血寶馬」都是電視及各種媒體起哄的。知道阿哈捷金,又說得正確,其實極少數。王振山可以報導的地方太多了,系列一就介紹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