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楊舜鈞/嘉義義竹
嘉義縣義竹鄉中平村多數的農地種植玉米,但也有些老農種植辣椒,今年的價格不錯,大約每公斤200元,這是椒農的小確幸。但是,椒農也是會怕辣喔。
中平村人口老化,這是事實,因此多數的農地都是透過義竹農會推廣小地主大佃農的機制委人代耕,但有些老農偏愛「自己的土地自己耕」,紛紛種植辣椒,因此,在中平村週邊繞一圈,隨時都可看到一塊一塊的辣椒田。
這些辣椒田,每塊面積不一,但都不是很大面積,靠近住居聚落的小塊田最為老農喜愛,因為離家近,往返較為方面,不致於因距離太遠而過度「勞動」老農的腳力。
在中平村及八掌溪對岸的汫水港地區,在十數年前曾興起一股廣植辣椒的風潮,面積多達數十公頃,有些農家捉準這個市場,自己的田地不夠種,還向其他農友租地來種,那幾年價格不錯,因此,有人靠此賺了一筆財富。
但是,「天無三日晴」,好風光只維持數年就墜落,種植面積縮水,現在中平村的椒農,都是利用自己的農地自己耕種的小農,不須太大的勞動力,自己種自己收。
去年到今年初,辣椒的市場還不錯,據知目前大約每公斤維持在200元左右。椒農說「能夠維持這個價格,己經很阿彌陀佛了」。
平均約一分地的椒田,盛產期每天大約可以採收到三十公斤左右的辣椒,他們採收後,不愁銷售問題,只要裝箱送到義竹農會的供銷部,像宅配一樣,填完簡單資料後就沒事,後續的出貨與銷售,都交給農會的「供銷機制」去處理。
顏姓椒農說,義竹農會的供銷系統非常健全,收到貨後就會叫貨車連同各項農產載往台北的果菜市場批發,價格沒得討價還價,就全部交由市場機制去調節,到貨量少,價格就會調高,反之到貨量多,供需失衡,價格自然下跌,椒農認命,不會怨天怨地。
老椒農「樂天知命」,反正就交給批發市場去決定就對了,「入帳多少都放心交給農會」,農會這樣到位的服務,己經省了椒農很多的麻煩。
椒農說,一般家庭用量不多,加上年紀也大了,不可能自己拿到附近的市場零售,所以,直接送到批發市場最省事,「該給果菜市場的手續費是合理的」。
老椒農說,採收辣椒比較「厚工」,因為必須一條一條的採,最要命的是夏天碰到額頭上流下的汗水滲入眼睛時,忘了「辣之手」的辣,用手去擦拭揉眼睛,那保證「痲到該該叫」,甚至當場幹譙「三字經」罵自己,「夭壽列,痲到目周張不開」。
另一項的「採椒之累」,就是辣椒的植株都維持在成人膝蓋左右的高度,因此,採椒時必須長時間的彎著腰,這對年老的椒農是一大挑戰,有時採收不到幾分鐘就得挺直一下身了,「不然腰會站抹直」。
盛產的季節,每棵辣椒都長滿一條條的辣椒,一棵就夠採很久,有些老農於是拿一張低矮的椅子坐在植株旁,採完一棵後再移動。「這樣可以防止腰痠及腳痲去」。這是年長椒農不得不的變通,不是他們「偷懶」。
顏姓椒農說,相對其他農作,辣椒算是比較好管顧的農作,而且不會太粗重,盛產期也天天有收入,日日有進財對老農來說,算是一項小確幸。椒田就在家附近,即便不是產季,到椒田「巡一巡」就當活絡老筋骨也是不錯的。
辣椒的種植,水份的管控最重要,大約每週要澆灌一次水,但又不能太濕,土質鬆軟的土地排水性高,可預防雨季的積水影響植株的生長。其次是必須種在全天候日照的環境,義竹中平村承天之幸,正好具備了這些條件,難怪老椒農樂在其中的說「趁老骨頭還動得了,再種幾年賺些做老本」。但中平村人口老化,不可能再廣植辣椒,使中平村成為「辣椒的故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