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林冬生編輯/苗栗
編者按:江政昌是苗栗縣一所私立高中的副校長,在這所有高中、高職、國中部的學校,有著專業、認真、負責,以及更多無償付出的老師,引領學生們面對變化快速的社會,期盼他們學習到帶得走的能力。江政昌副校長在新春伊始,也提出還在教育現場的老師「成為學生真正『需要的老師』」的觀點與夥伴們共勉。
年假結束,新學期展開,老師們重新調整步伐,準備迎戰充滿挑戰的教育現場。感謝大家依然堅守崗位,陪伴學生成長。謝謝每一位老師,因為你們的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熱播,主角金師傅不是追求名利的「頂尖醫生」,也不只是所謂的「好醫生」,而是能夠真正拯救病人、「病人需要的醫生」。他極其專業,關心每一位患者,不拘泥於體制與標準,而是用智慧與經驗,給予患者「當下最需要的治療」。這不只是醫術,更是一種深刻的使命與愛。
「你是哪一種老師?是好老師,還是頂尖的老師?」如果有一天,學生這樣問你,你會怎麼回答?
或許,我們曾努力成為「好老師」,耐心指導,循循善誘;也可能嚮往成為「頂尖的老師」,擁有最專業的知能素養與最高的教學成就。但這個問題真正的答案,或許並不在這兩者之間….
教育何嘗不是如此?老師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生命中的「神隊友」。有的學生需要被點燃,老師便是火苗;有的學生迷失了方向,老師便是指引的燈塔;有的學生受傷了,老師便是讓他安心的避風港。我們的價值,不在於頭銜與榮耀,而是在於能否在關鍵時刻,成為學生真正需要的人。
然而,教學現場充滿挑戰。課程改革、行政壓力、家長期待、學生適應問題……老師們經常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掙扎。有時候,即便我們傾盡全力,學生的成長仍不如預期;有時候,社會的標準與評價,在在讓我們懷疑自己的價值。
老師可以如何自我修練?
金師傅說:「不要因為別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而是要去做真正對的事。」老師的價值,不應只由考試分數或外界的讚譽來衡量,而應來自我們是否用心,是否努力讓學生成為更好的人。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專業與初衷,縱使大環境實在不友善,仍能在困境中找到改變的可能。
當體制讓我們無法自由施展教學,我們仍能用自己的方式,關心每個學生;當外界的期待讓我們壓力沉重,我們仍能提醒自己,教育的核心不在於標準化,而在於對每個孩子的理解與引導。
神助攻的家長、政府與社會
老師並不是孤軍奮戰的英雄,教育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
家長可以選擇信任與合作,而不是僅以成績論英雄;理解老師的用心,而非一味指責與抱怨。當家長願意和老師站在同一陣線,學生才能真正受益。
政府應該更貼近教學現場,制訂更合理完善的教育政策,避免無謂的限制與繁雜的行政負擔,讓老師有更多時間、更大的空間專注於真正的教學。適切完善的師資培訓、充足的資源支持,能讓教育現場更具彈性與活力。
社會大眾則應給予老師更多的尊重與鼓勵。當我們要求老師要「為學生付出一切」時,也應該思考:我們是否給了老師足夠的支持與尊重?是否讓他們擁有值得堅持下去的動力?
教育的浪漫,不是完美,而是信念與堅持
「浪漫」,不是童話,而是一種信念。
教育的浪漫,不在於擁有完美的環境,而是在困難中依然選擇相信、選擇努力、選擇愛。或許,我們不是最頂尖的老師,但我們可以選擇,成為學生真正「需要的老師」。這,就是教育的浪漫。
(苗栗縣私立君毅高中副校長 江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