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坊間各地販賣羊肉的店家,廣告看板都會標榜是「岡山羊肉」,以招徠更多的老饕及客人。入冬之後,店家各式羊肉料理,成為老饕最愛。而為什麼店家喜歡標榜「岡山羊肉」?
《臺灣奇廟故事》、《亂世中的人神傳說:高雄奇廟故事》作者、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畢業的劉自仁,有深入研究。
岡山找不到土羊養殖戶,倒是鄰近的大崗山、燕巢區,屬丘陵地形,又有「月世界」惡地形吸引,農戶養殖土羊、跑山雞,極為適合。
劉自仁認為,冠上「岡山羊肉」名號,可從歷史與當地悠久文化說起。
劉自仁研究指出,臺灣入清版圖之後,將一府二縣改為一府三縣,改承天府為臺灣府,下分臺灣縣、諸羅縣、及鳳山縣。行政區劃大致上承襲明鄭時期的規劃,整個清代,大、小崗山行政區劃並無更替。「大崗山」或「大岡山」,是指整個岡山周遭一帶所鄰接的區域範圍。由於鄰近山區均屬惡地形,種植農物不易,「山產」容易產出。
劉自仁表示,大崗山地區以大、小崗山為界,以西是二仁溪、阿公店溪、典寶溪等河流所從沖積出來的平原;以東為丘陵地帶,石灰岩惡地分佈。農作物不意種植,其來有自。
劉自仁指出,也因大、小崗山以東的丘陵惡地,不利農耕,卻方便山羊攀爬、吃草、找鹽礦吃,於是很多人開始養羊;而石灰岩地質,也適合種植龍眼樹,龍眼花蜜又是最好的蜂蜜,加上岡山往昔的牛墟及著名的「籮籗會」,又是四周鄉民集市交易中心,所以,養羊戶與養蜂戶都會前來販售,因此,羊肉和蜂蜜就成了岡山的「名產」。
「岡山羊肉」名號,也慢慢打出,聲名遠播,不只岡山本地,外縣市商家販賣羊肉各式料理,廣告看板也冠上此名號。名號帶來商機,直至今日,岡山區主要街衢,三五步就見一家羊肉店,也就不足奇了。
圖/劉自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