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日人在南隆地區創設三五公司南隆農場,同時佗(在)竹仔門獅仔山下鑿山引荖濃溪水發電,同時進行獅仔頭大圳開闢工程,發電送往旗尾製糖株式會社摎(和)手巾寮碾米場,發電後餘水注入獅仔頭圳,為南隆農場帶來源源不絕个活水,獅仔頭大圳為美濃帶來富庶同(與)繁榮,到現下還係旗山美濃主要灌溉水源。
獅仔頭大圳源頭靠近荖濃溪,先民在清朝時已開鑿了美濃第一條龍肚水圳,農田因該水圳灌溉而贏得「六堆第一米倉」美名。
美濃四周山水環繞,自給自足,並將盛產个米糧順著美濃河運去廣東原鄉換取民生物資日用品。完善个水利設施係穩固農業个最大功臣,獅仔頭圳个水潺潺流經美濃百過(餘)年,除忒(了)在農業上个貢獻,在人文上也有一份濃密情感,冬天个水圳水湄邊到處冒著縷縷像輕煙般个水氣,為「瀰濃」清晨平添一股詩情畫意。
四時變換个景觀,係在春天插秧前引圳水入田,一畦一畦水田將明媚春光倒映田野上,農家渲染出瀰濃山水國畫美景;盛夏酷暑,整條水圳成為大人同細人仔(小孩)游泳搞水个清涼好所在;秋天待收个稻田,把大地染成一片片耀眼个金黃色,秋收後新種个菸苗,又在土黃色个田壟阡陌間展開新綠,夜間點點燈火在田裡穿梭,農民放水灌溉成為秋夜特殊景觀;冬天水圳兩側一大片翠綠菸田,盡(許)多人家開始在圳肚裡清洗家具,悄悄地捎來過年个氣息。
水圳還蘊育出美濃蓋(很)多風土歷史,沿著水圳一路寫出明顯地標,包括上河壩、河壩寮、九孔、十孔、水橋……等,「十孔」即因當地水圳有十個閘門而得名,水利單位表示愛(要)拆除這十座古老水門,遭當地居民同藝文界人士反對,留住社區生活史文化財。
「水橋」係美濃人造奇觀,水圳經由水橋越過美濃河,水橋頂項(上面)做得(可)行人車,下背(下面)嗄係水道,從水流湍急又伸手不見五指个水道肚項(裡面)滑向光明个該片(彼端),係美濃細人仔童年一項驚險刺激个挑戰,穿越水橋經過附近个永安老街,客家三合院夥房錯落其間,綿延貫穿水圳,在綺麗个美濃山下流往旗山,澤被鄰近鄉鎮農田,獅仔頭圳个水滋潤了美濃土地,也豐富了美濃文化,堪稱客家文化護城河。(作者黃山高)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黃山高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