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先生下鄉視察,好到(澤及)美濃个毋係麼个(不是什麼)重大建設,而係分人愐毋著(令人想像不到)个民生最基本飲食,佢(他)到美濃參觀中正湖,食忒(吃過)一碗粄仔後,毋管係毋係(不管是否)記得中正湖,嗄毋會毋記得(卻忘不了)美濃粄條,逐擺(每次)路過美濃、甚至還識(曾)專程對(從)鳳山到美濃吃粄仔同(和)客家菜,「美濃粄條」因而盡有名聲(聲名大噪),口碑相傳,毋單(不但)美濃滿哪(到處)粄仔店,甚至全省各大都市都有美濃人經營个粄條店。
粄條,河洛話(台語)「粿仔」,顧名思義,就知得(知道)係用米作个,做好一塊一塊當像(很像)面帕(洗臉毛巾)共樣(一樣),故所(所以)客話安到(稱為)「面帕粄」。
粄條材料係在萊米同蕃薯粉,先將在萊米洗淨之後泡水約四小時,然後磨成米漿,加入蕃薯粉攪拌均勻,倒佗一層一層个蒸盤肚項(裡面)蒸熟,出爐後摺作一塊一塊面帕形狀,晾乾之後切條待客。
美濃粄條个吃法,一般有燙、煮、炒3種,作料少毋忒(不了)油蔥酥、肉絲或肉片、韭菜、綠豆芽、烏醋、辣椒醬、鹽、味精等,3種吃法作料完全共樣,少了這兜(這些)作料,就失忒「美濃粄條」个特殊風味。
美濃粄條同台灣「粿仔」無共樣(不同的)最大特點係既Q又脆,入口即能享受到該種特殊口感,頭擺(往昔)都係以人工製作,三更半夜就愛䟘床(要起床)把粄條做好,準備第二日賣,當(很)辛苦。
現下(現在)因供需市場比頭擺多好幾倍(數倍於往日),包括老字號个「林家粄條」,大部分都已改用機器製作,毋(不)過部份林家後代子孫,還係堅持以手工製作傳承文化,手工製成个粄條較Q,大家不妨親自品嚐、體會。
美濃滿哪(到處)粄條店,乜(也)都有野蓮、冬瓜封、高麗菜封同美濃豬腳等客家菜,還有「高麗菜乾排骨湯」,這兜(這些)都係「方便菜」,出菜遽(快)方便過往人客。
美濃客家菜中,野蓮乜(也)係饕客最愛,係全國唯一个地方特產,還「外銷」中北部供不應求,主要因這項水中植物受農藥等污染情況較少,還有清涼退火降血壓功效,故所(所以)分消費者喜愛。
種植野蓮雖利潤豐厚,但採蓮人當辛勞。「兩足如鳧鷖,終日泊湮渚」係種野蓮人家个最佳寫照,從放水種蓮一直到採蓮,都愛(要)完全泡佗水裡背作細(工作),尤其係採蓮,有時還愛沒水(潛水)肚項用力拔起生佗水底泥肚項(泥中)个歸頭(整株)野蓮,斷真蓋(確實很)辛苦。(作者黃山高)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漾新聞 #高雄 #黃山高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