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創傳媒
2025年 / 3 月 24日 / 星期一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E創傳媒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首頁 金融財經

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晶泰科技與方大炭素共創新材料技術標桿

2025-03-24
發布在 金融財經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深圳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3月22日,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泰科技」,股票代碼:2228.HK)與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大炭素」,股票代碼:SH600516)在晶泰深圳辦公室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人工智能(AI)為核心驅動力,圍繞炭素新材料領域展開深度協同創新,推動高端碳基材料研發與智能制造升級,為我國「人工智能+」國家戰略落地及新型工業化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晶泰科技董事會主席溫書豪(左五)、方大炭素董事長馬卓(右五)攜企業代表共同出席簽約儀式。晶泰科技首席研發科學家楊明俊(前排左一)、方大炭素董事會秘書莊曉茹(前排右一)代表兩家企業簽字。

簽約儀式上,晶泰科技董事會主席溫書豪、首席研發科學家楊明俊以及遼寧方大集團副總裁、方大炭素董事長馬卓,方大炭素董事會秘書莊曉茹,成都炭材總經理王樹、成都方大炭素研究院總經理馮加民等共同出席。

根據協議,雙方將重點聚焦炭素新材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依托晶泰科技在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化實驗、量子化學計算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結合方大炭素在炭素新材料研發、規模化生產及市場應用端的豐富經驗,共同推進高性能炭基材料的智能化研發、生產工藝優化與智能制造升級。通過構建垂直大模型,兩家公司將聯手打造新材料領域AI+機器人結合的「超級智能體」,持續驅動行業創新與范式升級,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實現技術突破與產業化落地。同時,雙方將共同設立「晶泰-方大炭素智能研究院」,組建研發委員會,並建立專項人才基金,引進全球高端人才,共同培養新一代AI材料研發技術骨干。

這一「AI+工業」的合作主要聚焦三大核心目標,共同加速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產業落地及商業化推廣:

第一、提升高端碳基材料量產效率。基於材料基因工程與AI算法,開發高性能硅碳復合材料及石墨烯應用方案,覆蓋鋰電池、土壤修復等多元化應用場景,優化合成工藝並實現自動化精准施工,推動新材料研發及量產效率升級。

第二、打造「AI+工業」超級智能體。通過數字孿生、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等技術,打造覆蓋材料研發、監測、生產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系統,全面推進碳基材料的技術突破、智能制造與自動化升級。

第三、構建技術資產與超級算力平台。在材料設計、工藝優化等關鍵場景沉澱超百個AI算法模型,搭建百萬核級算力資源調度平台,支撐國家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的垂直行業超級人工智能攻關。

晶泰科技董事局主席溫書豪表示:「此次合作是晶泰科技踐行’AI for Science’理念的重要裡程碑。通過人工智能與量子物理模擬技術的深度融合,我們將助力方大炭素突破材料研發與量產的效率瓶頸,為新能源、新材料等國家戰略性產業提供底層技術支撐。這不僅是一次企業間的協同創新,更是落實’人工智能+’國家戰略的生動實踐。我們期待通過技術賦能,推動傳統工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貢獻企業力量。」 

方大炭素董事長馬卓表示:「此次合作標志著傳統制造業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將為我國新材料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重要示范。未來三年,方大炭素計劃投入十億元的創新資金,系統性加強在新材料研發生產領域的技術優勢,與晶泰科技的合作是這一戰略的重要一環。通過’AI+工業’的深度應用,方大炭素將有望顯著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本次合作是國家出台《關於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後,傳統制造業與人工智能企業深度合作的又一典型案例。業內人士預計,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AI+工業」的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拓展,有望在未來3-5年內形成千億級市場規模。

關於晶泰科技

晶泰科技(「XtalPi Holdings Limited」,股份簡稱:晶泰控股-P,XTALPI-P,股票代碼:2228.HK)由三位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於 2015 年創立,是一個基於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賦能和機器人驅動的創新型研發平台。公司采用基於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人工智能、高性能雲計算以及可擴展及標准化的機器人自動化相結合的方式,為制藥及材料科學(包括農業技術、能源及新型化學品以及化妝品)等產業的全球和國內公司提供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解決方案及服務。

關於方大炭素

方大炭素(SH600516)是我國炭素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核級炭素制品生產資質,主要產品包括石墨電極、高爐炭磚、炭素新材料等,廣泛應用於冶金、新能源、化工等領域。公司於2002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23年成功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並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為西北地區首家「A+G」上市公司。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前一篇文章

影/支持障礙者微笑前行 大榮弦樂團快閃演出 心路健走愛滿溢!/漾新聞

下一篇文章

雅特力AT32 MCU賦能低空經濟新生態,推動無人機應用創新發展

相關的文章

雅特力AT32 MCU賦能低空經濟新生態,推動無人機應用創新發展
金融財經

雅特力AT32 MCU賦能低空經濟新生態,推動無人機應用創新發展

2025-03-24
影/支持障礙者微笑前行 大榮弦樂團快閃演出 心路健走愛滿溢!/漾新聞
地方社會

影/支持障礙者微笑前行 大榮弦樂團快閃演出 心路健走愛滿溢!/漾新聞

2025-03-24
漾新聞|正修攜手SGS 打造國際級健康人才
地方社會

漾新聞|正修攜手SGS 打造國際級健康人才

2025-03-24
下一篇文章
雅特力AT32 MCU賦能低空經濟新生態,推動無人機應用創新發展

雅特力AT32 MCU賦能低空經濟新生態,推動無人機應用創新發展

最新新聞

雅特力AT32 MCU賦能低空經濟新生態,推動無人機應用創新發展

雅特力AT32 MCU賦能低空經濟新生態,推動無人機應用創新發展

2025-03-24
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晶泰科技與方大炭素共創新材料技術標桿

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晶泰科技與方大炭素共創新材料技術標桿

2025-03-24
影/支持障礙者微笑前行 大榮弦樂團快閃演出 心路健走愛滿溢!/漾新聞

影/支持障礙者微笑前行 大榮弦樂團快閃演出 心路健走愛滿溢!/漾新聞

2025-03-24
漾新聞|正修攜手SGS 打造國際級健康人才

漾新聞|正修攜手SGS 打造國際級健康人才

2025-03-24
漾新聞|正修攜手資策會 打造AI學習新力軍

漾新聞|正修攜手資策會 打造AI學習新力軍

2025-03-24

你可能也想看

賀維斯特 HiRO 與翰林大學聖心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備忘,共同推動創新藥物開發

賀維斯特 HiRO 與翰林大學聖心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備忘,共同推動創新藥物開發

2025-03-20

挑戰AI思維疆界!高雄現代畫學會雙年展聯手八大藝術空間展出

挑戰AI思維疆界!高雄現代畫學會雙年展聯手八大藝術空間展出

2025-03-21

南橫公路梅山口至向陽路段因應清明節連假 取消原4/3管制通行

南橫公路梅山口至向陽路段因應清明節連假 取消原4/3管制通行

2025-03-20

農村水保署工程優質卓越 獲頒優良農業建設獎雙特優等22項大獎

農村水保署工程優質卓越 獲頒優良農業建設獎雙特優等22項大獎

2025-03-19

E創傳媒

探索生活點滴,尋找啟發靈感!E創傳媒是您的生活媒體網站,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主題,包括旅行、美食、文化和時尚。進入我們的網站,探索最新的生活趨勢,豐富您的日常生活!

熱門新聞

  • 雅特力AT32 MCU賦能低空經濟新生態,推動無人機應用創新發展
  • 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晶泰科技與方大炭素共創新材料技術標桿
  • 影/支持障礙者微笑前行 大榮弦樂團快閃演出 心路健走愛滿溢!/漾新聞
  • 漾新聞|正修攜手SGS 打造國際級健康人才
  • 漾新聞|正修攜手資策會 打造AI學習新力軍

熱搜關鍵字

/莊珮縈 2025財經趨勢論壇暨金融科技商業交流展 AI指引 EXPO,昨(20)日在曼谷國際貿易展覽中心BITEC盛大開幕,開幕典禮由泰國會議展覽局局長Duangdej NEXTRATE睿途 Yuaikwamde、泰國投資促進署秘書長Narit 三陽 五里埔路段 光陽 南部最大聲/  屏東 隨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 山葉 曾志豪 機車 編輯 暌違3年的泰國臺灣形象展Taiwan 財產申報作業誤失 那瑪夏 鄭司文 重大洩密 高階幹部個資

Copyright © E創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Copyright © E創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