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位於高雄市鳳山區凱旋路上的鳳翔公園,前身為垃圾掩埋場,因地下垃圾分解產生沼氣,封場後雖轉型為公園,卻因安全疑慮被迫暫停開放。多年來空間閒置,甚至成為治安死角與特定族群聚集地,環境與社區安全皆受影響,引發地方關注。
高雄市議員李雅靜長期關心鳳翔公園議題,認為該地位於鳳山核心地段,卻荒廢多年,實屬可惜。她於去年11月市議會總質詢中力促市府編列預算整治,盼將此地打造為鳳山的優質景點。今(2)日,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郭添貴率市府相關局處與李雅靜前往公園會勘,討論活化規劃。
李雅靜指出,鳳翔公園地下仍埋藏大量垃圾,持續產生沼氣,因此活化前必須優先確保環境安全。她表示,若能妥善規劃,將可將此地變身為集觀景、休憩、生態教育於一體的多功能新地標,徹底扭轉「垃圾山」形象。
郭添貴表示,市府已在鳳翔公園設置沼氣監測設備,目前數據皆符合安全標準,仍責成環保局重新檢測土壤、水質、重金屬與沼氣,以最高規格把關,確保無虞後再擬訂具體活化方案。他強調,鳳翔公園不該被遺忘,市府將積極評估不同發展方向,讓其重獲新生。
李雅靜強調,鳳翔公園海拔約30公尺,地勢高於鳳山多數公園,具天然景觀優勢。她建議可參考台北象山模式,規劃親山步道、觀景平台與夜景觀賞區,讓民眾能登高望遠,俯瞰鳳山與高雄市區夜景,結合休閒與觀光,為地方注入新活力。
她也提議設置生態教育區,活用其垃圾掩埋場的特殊歷史,打造一座永續發展主題的環保教育園區,不僅提供知識學習場域,也提升公眾對環境議題的認識,推廣綠色價值觀,從根本改變市民對該地的印象。
為吸引更多市民與遊客,李雅靜進一步構想增設露天咖啡座、親子遊憩區及戶外表演場地,提供多元活動空間。夜間則可透過智慧燈光設計與光雕打造浪漫打卡熱點,提升安全同時發展夜間觀光,帶動周邊商機。
她強調,鳳翔公園的重生不僅是環境改善,更是鳳山城市形象再造的重要契機。她將持續監督市府加快腳步,促成這座沉寂已久的「垃圾山」,蛻變為市民共享、遊客嚮往的鳳山新亮點,帶動整體區域發展。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