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金屬中心「菁才獎」邁入第十年,今揭曉8位個人獎得主與6組卓越團隊,展現臺灣科研技術的驚人實力與創新成果,獲獎技術橫跨半導體、材料、綠能與數位轉型等關鍵領域,累計逾140組精英獲獎。其中多項成果再奪R&D 100 Awards、愛迪生發明獎等國際大獎,讓臺灣技術在全球舞台閃耀。
在個人獎方面,升級處同仁以「可持久高效自預熱燃燒」技術結合AI節能模組,榮獲科技女傑獎並成功提升製程能源效率10%至20%,其創新成果亦榮獲2024年R&D 100 Awards與2024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金牌獎等多項殊榮。
製程處同仁以「鋁合金與熱塑複材接合技術」突破傳統厚度瓶頸,創造全球首創的全循環異質混成板材,強度提升、減重減碳成果斐然。
另名製程處同仁打造的AI銅合金設計模組亦奪青年創新希望獎,所開發的銅/石墨烯複合線材已申請四項專利,導電率突破傳統極限。
團隊獎成果同樣亮眼。「不鏽鋼耐蝕暨表面硬化系統設備」硬度提升至HV 1,200,
該技術榮獲2022年R&D 100 Awards與2024年愛迪生銀獎,並成功協助業者打入國際大廠供應鏈,已技轉至17家企業。
「水五金高值應用製程技術」解決鑄造成型瓶頸,創造超過2億元產值,並搶進北美150億元市場;另一團隊開發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洗淨設備」清洗時間僅1.5小時,CO₂回收率達95%,有效取代傳統溼式製程並降低25%設備成本,已投入商轉。
此外,包括手機APP口腔照光板、離岸風電人才培訓等成果,也展現金屬中心技術與服務並進的全面布局,具體落實創新、傳承、永續三大核心價值。董事長林仁益表示:「菁才獎十年來見證無數隱形冠軍誕生,也讓創新技術成為產業升級的基礎。」本屆頒獎典禮也同步結合互動展演與歷屆成果回顧,展現金屬中心從研發到實踐、從人才培育到產業落地的完整鏈結。
十年菁才之路,不只是對技術的讚歌,更是對未來的承諾。金屬中心以創新為帆、傳承為舵,持續引領臺灣產業航向高值永續的藍海,激勵下一世代卓越人才繼續書寫榮耀篇章。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