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淪為兒少保護破口?市議員郭建盟今(22)日在市議會質詢時揭露,高雄近10年來兒少受虐率長年居六都前三,2023年全台30起兒虐致死案件中,高雄竟占12人,比例達四成,質疑市府「社會安全網」形同虛設,根本攔不住孩子的生命。社會局長蔡宛芬坦承問題,表示將從高風險家庭強化訪視並導入醫療諮詢,補破網、補漏洞。
郭建盟引用衛福部保護司數據指出,2014至2023年間,高雄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通報平均每萬人有29.43人受害,為六都最高;若以近5年平均,每萬人更攀升至38.57人,遠高於全國平均值。他直言,數據顯示高雄兒少保護長年亮紅燈,且社會局聲稱的「提前開案機制」未發揮效果。更令人震驚的是,2023年全台兒虐死亡30人中,高雄竟占12人,「如果安全網真的夠密,這12條人命為何還會流失?」
面對議員質疑,社會局長蔡宛芬回應,市府對兒虐開案標準確實較中央寬鬆,例如父母是藥癮者、脆弱家庭、精神虐待等狀況即納入開案追蹤,目的是提早介入預防憾事發生。她強調近5年來高雄每萬人受虐數已從37.57人降至31.52人,顯示強化社安網已有初步成效。
蔡宛芬也坦言,現行制度確實存在幾個漏洞,部分社工在面對受虐兒童時,會被照顧者說詞誤導,加上缺乏醫療背景難以判斷傷勢真偽,因此自去年起,社會局與長庚醫院展開合作,醫療團隊將提供社工專業諮詢協助。她指出,未來針對高風險家庭將要求社工每月訪視,強化第一線防堵力道,並加強志工及專業人員培訓,提升現場辨識與通報能力。
除了受虐問題,高雄市議員黃彥毓也質疑,市府推行的「愛接送」服務雖標榜全年齡適用,實際上卻未設計兒童專屬車輛,導致身障學童在通學、復健就醫等需求上難以受惠,呼籲市府補強制度漏洞,真正落實友善照顧。
郭建盟痛批,市府聲稱的社安網密如天羅地網,實際上卻通報率不如他縣市,防治效能未見提升,「究竟是個案無法防,還是制度根本失靈?」他呼籲市府痛定思痛、全面檢討,真正將兒少保護制度建構於實、落實於行,不該讓孩子的生命不斷消失在數字裡。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虐童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