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耀輝/花蓮採訪
花蓮縣警察局少年警察隊組長李慶恩,於昨(12)日前往花蓮縣新城國中,以小班制的方式,分別於三個班級辦理「反霸凌、識詐暨青少年法治教育」宣導講座。此次宣導旨在透過實際案例分析與互動方式,讓學生們了解常見的犯罪風險及危害,並建立正確的法律觀念與價值判斷能力。
講座首先聚焦於「校園反霸凌」議題,少年警察隊警員以真實案例引導學生辨識霸凌行為,包括肢體暴力、言語羞辱、排擠孤立及網路霸凌等形式,並強調根據《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任何霸凌行為都將受到相應處置,嚴重者更可能觸犯刑法,如妨害自由、傷害罪、恐嚇罪等。警方呼籲學生勇於說出來、主動求助老師或家長,避免讓傷害擴大。
在「反詐騙宣導」部分,則以近期發生於青少年間的網路詐騙事件為例,提醒學生常見詐騙手法包括網路遊戲點數詐騙、假交友轉帳詐財、兼職詐騙及釣魚連結等,並強調「天上不會掉禮物」,若遇可疑訊息或要求轉帳情況,務必先與家長或師長討論,並建議學生下載「警政服務」APP,利用「打詐儀表板」系統,諮詢詐欺相關疑難、閱覽最新詐騙案例,若有疑似被詐騙之情事,亦可利用系統線上報案,把握圈存金流黃金30分鐘。
此外,少年警察隊員警,向學生介紹青少年最容易觸犯的法律行為,例如:竊盜(如超商偷取商品)、傷害(如打架事件)、毒品危害(含電子煙內含毒品或三級毒品成分)、妨害名譽(如在網路張貼不實言論攻擊他人)等。並強調:「年輕不是違法的藉口,了解法律、尊重他人,才是真正的自我保護。」
最後,講座也針對「電子煙」的危害做深入說明。李組長指出,市售電子煙常非法添加尼古丁、依托咪酯等危險物質,對青少年身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根據《菸害防制法》,未滿18歲禁止吸食任何菸品,包括電子煙,販售與持有亦可能觸法,並透過展示案例影片,讓學生深刻體會電子煙對健康與前途的雙重威脅。
整場宣導學生發問頗為踴躍,顯示出高度關注與參與。花蓮縣警察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入校園進行法治宣導,結合法律、案例與互動,讓青少年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建立正確的是非觀與法律意識,共同營造安全、友善、無害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