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創傳媒
2025年 / 5 月 19日 / 星期一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E創傳媒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首頁 地方社會

建設讓城市壯大 文化讓城市偉大 嘉義道爺圳上游景觀環境再造啟用

2025-05-19
發布在 地方社會, 生活消費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波新聞-辜士陞/嘉義

擁有三百年歷史的嘉義道爺圳,嘉義市政府投入約3,560萬元、歷經兩階段、歷時三年的整體改造後,煥然一新。今(19)日於現地舉辦「嘉義市道爺圳上游景觀環境改善工程」竣工典禮,由市長黃敏惠與貴賓共同啟用,道爺圳再造結合生態工法、低碳建材與綠化植栽,並融入文化藝術打造「道將圳文學步道」,成為融合低碳永續、文化藝術的水岸綠廊道,也為建城320+1年的嘉義市再添文化地景新亮點。

 

 

黃敏惠市長表示,回顧前年的糯米橋整建完成後,市府持續向上游推進整治工程,來到今天的道爺圳再造,這一路不只是硬體環境的改善,市府團隊跨局處合作將文化、人文與自然價值的重現。道爺圳是嘉南平原具悠久歷史的重要水利設施之一,見證嘉義市農業與交通的發展,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道爺圳已不再肩負灌溉重任,甚至出現景觀雜亂、水岸環境簡陋的問題。此次再造不僅讓水道與景觀重新連結,讓這條歷史悠遠的水圳不再僅止於灌溉功能,更延續為一條兼具治水、美學與文化意涵的水岸廊道。

黃敏惠市長提到,道爺圳與嘉義農業發展息息相關,早年能有道爺圳、將軍圳等灌溉系統,是諸羅縣知縣周鍾瑄為嘉義市打下基礎,值得後人珍惜。一座城市可以靠硬體建設變得壯大,但文化能讓城市變得更偉大。特別感謝中研院院士李豐楙擔任「文學步道」策展總監,將嘉義本地詩人作品重新整理匯集,再由書法家余碧珠老師以墨筆呈現,雕刻於步道沿線的詩牆與竹簡,讓這裡成為融合自然、人文與藝術的靜謐空間,這不僅是空間的打造,更是城市精神的延續。

 

 

黃敏惠市長說,第二期工程多數經費由市府自籌完成,感謝市議會大力支持。邀請市民朋友走進這條文學步道,親身感受歷經百年、如今煥然一新的水圳與古橋。

中研院院士李豐楙表示,非常開心回到故鄉嘉義,看到道爺圳蛻變成充滿文化氛圍的文學步道,更是別具意義。回憶過去這一帶曾被稱為「草地尾」,當年人煙稀少、夜裡一片漆黑,充滿荒涼感。如今在勇媽黃敏惠市長帶領市府團隊進行整體改造後,不僅環境大幅改善,更注入文學與藝術的靈魂,讓這裡不再只是「草地尾」,而是成為值得驕傲的「文學步道」。嘉義市是畫都、文化之鄉,曾孕育出如林玉山等知名畫家與師聖典範。很榮幸受邀參與相關文學內容的整理與研究,透過嘉義多位文人的作品,感受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與歷史深度。

 

 

嘉義市宣信國小學童110年發起「糯米橋築夢計畫」,期盼能改善道爺圳排水及糯米橋周邊環境,嘉義市府在聽到小朋友的心聲後啟動圓夢計畫,籌措預算獲市議會通過,於111年至112年執行第1階段工程,不僅讓珍貴的文化資產糯米橋風華再現,過程中透過學童創作的交趾陶作品美化糯米橋周邊景觀,並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4優質教育、SDGs5清潔飲水、SDGs11永續城鎮與社區等內涵,宣信國小進一步榮獲112年首屆「台灣永續教育獎」、113年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教育類」入選獎及114年「地球解方—永續教科書2025永續教育行動評選」學校獎,成為水利設施改造工程結合社區文化資產維護、永續教育、地方創生、城市美學的成功案例。

工務處蘇文崎處長表示,第2階段工程於113年啟動,設計理念以永續、再造為核心,針對道爺圳排水及水岸景觀進行改造,採用環保低碳材料與生態工法,並透過植栽綠化提升水岸生態價值,將永續融入城市治理。為了提供民眾更舒適的休憩環境,打造全長400公尺的人行步道串聯糯米古橋、彌陀映月橋及綠映水漾公園等地標景點,引領民眾更願意參與步行的淨零低碳綠色休閒體驗,沿途特別以創新的木造技術與木構工法設計施作休憩涼亭、跨渠木構橋,展現新舊融合的「木都」意象,邁向「木都3.0-新式木構造」的永續城市目標。

 

 

工務處指出,道爺圳再造計畫由市府團隊跨局處合作,結合工務處與文化局資源,攜手打造兼具藝文與景觀特色的「文學步道」,設計融入陳啟佑(渡也)、林玉書(林臥雲)、賴雨若、賴時輝、張李德和、李豐楙(李弦)、林央敏、林淇瀁(向陽)等知名文學作家的詩詞,並邀請余碧珠書法家親筆書寫,以景觀設計結合工藝施作,將書法作品呈現在書法牆及竹簡手札之中。此計畫不僅強化公共空間的文化深度,更透過藝文元素的融入,為水利設施注入新生命,使整體場域散發城市美感與濃厚藝文氛圍,也使其蛻變為富含人文底蘊與美學品味的獨嘉景點。



圖:嘉義道爺圳上游景觀環境再造啟用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前一篇文章

愛心義廚百場回原點 華光感謝暖心陪伴

下一篇文章

竹崎鄉多功能服務中心暨鹿滿日間照顧中心啟用 活化長者身心機能 減緩退化速度

相關的文章

2024至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嘉許計劃頒獎禮圓滿結束 獲獎企業再創新高 共築數碼共融社會
金融財經

2024至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嘉許計劃頒獎禮圓滿結束 獲獎企業再創新高 共築數碼共融社會

2025-05-19
地方社會

影/奪Robofest世界機器人大賽三金一銀創紀錄!正義中學學生用科技讓世界看見台灣/漾新聞

2025-05-19
2025屏東涼夏祭圓滿落幕 成功開啟屏東夏日旅遊浪潮    
地方社會

2025屏東涼夏祭圓滿落幕 成功開啟屏東夏日旅遊浪潮    

2025-05-19
下一篇文章
竹崎鄉多功能服務中心暨鹿滿日間照顧中心啟用 活化長者身心機能 減緩退化速度

竹崎鄉多功能服務中心暨鹿滿日間照顧中心啟用 活化長者身心機能 減緩退化速度

最新新聞

2024至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嘉許計劃頒獎禮圓滿結束 獲獎企業再創新高 共築數碼共融社會

2024至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嘉許計劃頒獎禮圓滿結束 獲獎企業再創新高 共築數碼共融社會

2025-05-19

影/奪Robofest世界機器人大賽三金一銀創紀錄!正義中學學生用科技讓世界看見台灣/漾新聞

2025-05-19
2025屏東涼夏祭圓滿落幕 成功開啟屏東夏日旅遊浪潮    

2025屏東涼夏祭圓滿落幕 成功開啟屏東夏日旅遊浪潮    

2025-05-19
馬公第一漁港休閒專用區BOT案 拆除太陽光電板進行場區封閉 請民眾配合注意安全

馬公第一漁港休閒專用區BOT案 拆除太陽光電板進行場區封閉 請民眾配合注意安全

2025-05-19
內埔社福館「享藝大集合」正式開演!多元展演共創藝術與世代交流

內埔社福館「享藝大集合」正式開演!多元展演共創藝術與世代交流

2025-05-19

你可能也想看

漾新聞|英聽驚見「小籠包」中文笑翻考生 台灣垃圾車音樂也入題學生好驚喜 陷阱題藏優惠活動考驗細心程度

漾新聞|英聽驚見「小籠包」中文笑翻考生 台灣垃圾車音樂也入題學生好驚喜 陷阱題藏優惠活動考驗細心程度

2025-05-18

2025屏東涼夏祭圓滿落幕 成功開啟屏東夏日旅遊浪潮    

2025屏東涼夏祭圓滿落幕 成功開啟屏東夏日旅遊浪潮    

2025-05-19

臺東《自然醒慢活祭 靜心慢旅行 》邀請您走進山海、慢遊長濱

臺東《自然醒慢活祭 靜心慢旅行 》邀請您走進山海、慢遊長濱

2025-05-13

再等一週《星際寶貝:史迪奇》佔領大銀幕 最新幕後花絮洋蔥大放送

再等一週《星際寶貝:史迪奇》佔領大銀幕 最新幕後花絮洋蔥大放送

2025-05-16

E創傳媒

探索生活點滴,尋找啟發靈感!E創傳媒是您的生活媒體網站,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主題,包括旅行、美食、文化和時尚。進入我們的網站,探索最新的生活趨勢,豐富您的日常生活!

熱門新聞

  • 2024至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嘉許計劃頒獎禮圓滿結束 獲獎企業再創新高 共築數碼共融社會
  • 影/奪Robofest世界機器人大賽三金一銀創紀錄!正義中學學生用科技讓世界看見台灣/漾新聞
  • 2025屏東涼夏祭圓滿落幕 成功開啟屏東夏日旅遊浪潮    
  • 馬公第一漁港休閒專用區BOT案 拆除太陽光電板進行場區封閉 請民眾配合注意安全
  • 內埔社福館「享藝大集合」正式開演!多元展演共創藝術與世代交流

熱搜關鍵字

/莊珮縈 2025財經趨勢論壇暨金融科技商業交流展 AI指引 EXPO,昨(20)日在曼谷國際貿易展覽中心BITEC盛大開幕,開幕典禮由泰國會議展覽局局長Duangdej NEXTRATE睿途 Yuaikwamde、泰國投資促進署秘書長Narit 三陽 五里埔路段 光陽 南部最大聲/  屏東 隨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 山葉 曾志豪 機車 編輯 暌違3年的泰國臺灣形象展Taiwan 財產申報作業誤失 那瑪夏 鄭司文 重大洩密 高階幹部個資

Copyright © E創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生活消費
  • 健康樂活
  • 旅遊美食
  • 地方社會
  • 3C科技
  • 影劇娛樂
  • 藝術教育
  • 金融財經
  • 運動體育

Copyright © E創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